•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哈爾濱亞冬會)破百,“突破”之後“新出發”

2025-02-09 16:5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哈爾濱2月9日電 (記者 高凱)當亞洲冰雪火種再次來到哈爾濱,中國體育代表團也迎來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時刻——亞冬會金牌破百。在越野滑雪女子個人短距離(傳統技術)決賽中,中國選手李磊奪冠,這也是中國隊在亞冬會參賽史上獲得的第100枚金牌。

  從1986年札幌亞冬會的4金到2025年哈爾濱亞冬會的百金計數的開啟,中國冰雪運動用39年時間完成了多重突破。

  從單屆4金到歷史金牌數破50金,中國代表團僅用了五屆亞冬會的時間;而從50金到突破百金,這一進程進一步縮短。本屆亞冬會首日,中國隊便斬獲8金21枚獎牌,展現出強大的競技實力。尤其是在雪上項目上,中國隊多點開花,即將打破單屆8金的紀錄。這一成績的背後,是中國冰雪運動從“冰強雪弱”到全面發展的轉變,也是中國冰雪産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縮影。

  國家層面的支援無疑是這一發展進程的核心動力。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在冰雪運動項目的投入不斷加大,不僅興建了先進的訓練設施,吸引眾多國際團隊來交流合作,而且營造出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潮。北京冬奧會之後,這種發展提速更加明顯。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中國冰雪運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也為亞洲冰雪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冬奧會留下的“國際領先”場館、科技創新成果以及人才培養體系,為中國冰雪運動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競技場外,“冰雪熱”席捲全國。從北國的冰場到南方的室內滑雪館,冰雪運動逐漸成為全民健身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從目標變作現實。冬奧遺産的全民共用,使得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投身冰雪運動,為中國冰雪運動的未來儲備了源源不斷的人才。

  從風洞實驗室優化動作等科技含量拉滿的先進訓練方式,到各種蘊含各種高科技元素的先進冰雪裝備,在充足人才儲備的基礎之上,中國冰雪運動的科技蓄力也愈發銳利厚實,多相結合,促成運動水準的強勢進階。

  39年前,首屆亞冬會在日本札幌舉辦時,參賽的國家和地區僅有7個,參賽運動員僅有293人。39年後在哈爾濱舉行的本屆亞冬會,報名參賽的國家和地區達到了34個,報名參賽的運動員超過了1200人。中國冰雪運動的崛起,不僅為中國運動員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也為亞洲冰雪運動的發展開闢了新的路徑。通過舉辦冬奧會、亞冬會等高規格賽事,中國不僅提升了自身的競技水準,也為亞洲冰雪運動的普及和推廣作出了重要貢獻。

  破壁之後迎來新的出發。應該看到,與世界冰雪強國相比,中國在雪上項目的整體實力仍有差距,“冰強雪弱”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與此同時,亞洲冰雪運動的整體水準與世界頂尖水準相比,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而就在9日,34歲的老將徐夢桃以上佳狀態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奪金的同時,16歲的小將陳雪錚在這場競爭激烈的決賽中亦收穫了自己的第一枚亞冬會銀牌。此番“新出發”中勁力十足的勢能或已初露鋒芒。(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