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候鳥蹁躚繪就自然和諧畫卷 鳥鳴悠揚奏響“美麗中國”活力樂章

2024-11-22 19:37: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位於閩江入海口的閩江河口濕地是福建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濕地,也是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驛站。眼下,這裡候鳥翔集,迎來了越冬候鳥的遷徙高峰。

  在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的核心區,記者看到,廣闊的灘塗已經完全被潮水淹沒,蘆葦隨風飄蕩,鳥兒們有的在水塘中靜靜休養,有的在空中編隊飛行,時不時還成群結伴地掀起一陣陣鳥浪,場面蔚為壯觀。根據最新的鳥類調查,目前閩江河口濕地的鳥類已經超過110種,其中就包含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嘴鷗和黑臉琵鷺等。雖然海面上風浪較大,但成群的小天鵝正乘風破浪。而令工作人員比較意外的是,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小白額雁這幾天也出現在了鳥群中。小白額雁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認定為易危鳥種,此前在福建比較少見。

  閩江河口濕地保護區被劃分為實驗區、緩衝區和核心區。其中,核心區基本上是潮間帶,漲潮的時候,鳥類活動的空間就會被潮水佔領。為此,工作人員就在緩衝區和實驗區裏,把原來的舊魚塘改造成了退養還濕塘,為鳥兒們提供漲潮時的休息嬉戲空間。

  為了讓不同腿長、不同身高的鳥類都能找到自己的活動空間,今年以來,保護區在水塘內安裝了8個智慧水閘用於調節水位,還在水塘邊種植蘆葦、濕地松、木麻黃等喬灌木,讓生態綠意與活力常駐。為了更好監測和保護鳥類,保護區還安裝上了智慧“大腦”,近百個高清“鷹眼”將濕地的各個角落盡收眼底,不僅能清晰監測候鳥動向,還可以監測溫度、濕度等數據,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數據支援。

  隨著氣溫逐漸走低,未來半個月將是候鳥遷徙的最高峰,據預計,這裡的候鳥數量將達25000隻左右。

  雲南:黑頸鶴遷徙進入高峰期 大部隊抵達越冬地

  眼下候鳥遷徙季已經過半,一批批黑頸鶴從四川、青海等地的繁殖地出發,經過近千公里的長途跋涉,抵達位於雲貴高原的越冬地。

  在雲南會澤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有不少黑頸鶴、灰鶴、斑頭雁、赤麻鴨等候鳥到達了越冬濕地。

  在剛剛抵達的念湖濕地黑頸鶴群裏面,保護區工作人員發現了5隻亞成體鶴,這説明黑頸鶴的種群繁殖進行得不錯,“拖家帶口”來到越冬棲息地。根據當地氣象數據,保護區的雨季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就結束了,但今年雨季持續時間長,11月初還在下雨。這就讓保護區濕地的水位比去年增高了1.5米,濕地生態系統更加穩定、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預計到12月中旬,候鳥遷徙到達高峰期,這裡越冬的候鳥數量將達到3萬多只,包括1300多只黑頸鶴。

  在雲南香格里拉市的納帕海國際重要濕地,越冬的黑頸鶴已經有400多只。在這裡越冬的黑頸鶴來自青海東南部和四川西部,根據觀測結果,連續三年來納帕海越冬的黑頸鶴都超過了500隻,種群規模保持穩定。

[責任編輯: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