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歐高層開年互動 增互信、促互利、益全球

2024-01-19 08:4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 張素 郭超凱)2024年開年之際,中歐高層互動開啟。

  1月14日至17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應邀對瑞士、愛爾蘭進行正式訪問,並在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期間會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學者指出,中歐高層開年互動,增進政治互信、促推互利合作,將對地區國家乃至全球産生助益。

  中國國務院總理新年首訪選擇瑞士、愛爾蘭,時機頗為特殊。瑞士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之一。明年,中國和瑞士將迎來建交75週年的重要節點。而今年是中愛建交45週年,45年來中愛雙邊關係始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

  此訪期間,李強表示願“以今年中愛建交45週年為契機,進一步落實好兩國元首重要共識”,推動中愛互惠戰略夥伴關係取得更大發展。愛爾蘭總統希金斯則表示,願“深化兩國人民友誼,推動愛中關係不斷深入發展”。

  在瑞士,李強提出願以明年兩國建交75週年為契機,“進一步增進兩國民眾的友好感情和中瑞友誼”。瑞士領導人表示願“推動瑞中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在龍年取得更大發展”。

  “每每在關鍵節點進行高層互動,是中國和歐洲國家交往的一個特色。”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説,雙方可以更好地把歷史、現實與未來連接起來,溫故知新、增進互信。

  儘管瑞士、愛爾蘭經濟體量相對較小,且與中國相隔遙遠、國情各異,但在長期友好交往過程中,特別是近年來在元首外交的戰略引領下,中瑞創新戰略夥伴關係、中愛互惠戰略夥伴關係日益深化。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葉玉説,正是基於相互了解和信任,充分照顧彼此重大利益和核心關切,中瑞、中愛成為不同歷史文化、不同政治制度國家友好相處、合作共贏的典範。通過此訪,中瑞、中愛進一步築牢政治互信基礎,推動彼此在各領域開展互利合作。

  外界注意到,從經貿投資到綠色發展,從人文交流到創新轉型,此次李強總理外訪期間,中方與往訪國達成一系列合作成果。其中,中方宣佈將分別給予瑞方、愛方單方面免簽待遇,廣受關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分析説,此舉既為便利人員往來,切實造福兩國人民,同時也有望産生示範效應,帶動中國與地區國家更多友好交流。

  “瑞士作為中國的創新戰略夥伴,在對華交往歷史中一直敢於創新,創下率先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並成為成員國等諸多‘第一’。”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吳妍説,隨著雙方互利合作不斷取得務實成果,瑞士將繼續扮演“示範者”“先行者”的角色。此次,中瑞雙方宣佈共同支援啟動升級雙邊自貿協定的相關談判工作,就是一個例證。

  在受訪學者看來,同為歐洲國家的瑞士與愛爾蘭在西方發達經濟體中具有代表性。中瑞、中愛成為範例,“説明只要堅持自由貿易、開放合作等市場經濟的基本準則,發現機遇、挖掘潛力,而不是強調所謂‘去風險’,就能實現真正的互利共贏。”崔洪建説,中瑞、中愛合作為歐洲其他國家與中國交往提供示範引領作用,之於中歐關係未來發展更是意義深遠。

  分析認為,事實上,中國國務院總理今年首訪選擇歐洲國家,本身就傳遞出對中歐關係高度重視的信號。在同愛爾蘭總理瓦拉德卡舉行會談時,李強指出,希望愛爾蘭為推動中歐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發揮更大作用。而在達沃斯會見馮德萊恩時,李強指出“中方始終把深化對歐關係作為外交優先方向”,並表示願“進一步提升中歐關係的穩定性、建設性、互惠性、全球性”。

  中方就深化對歐關係積極表態的同時,明確提出希望歐盟放寬高技術産品對華出口限制,希望歐方“審慎出臺限制性經貿政策和使用貿易救濟措施”。有評論稱,這旨在幫助歐洲國家厘清錯誤認知。

  崔洪建分析説,隨著國際地緣政治因素上升,歐洲內部出現“去風險”或“減少依賴”等言論,歐方近些年出臺的一些所謂保護市場的措施,也給中歐經貿合作帶來負面影響。事實證明,在差異之上尋求共識,在互信之上實現互利,才是中歐正確相處之道。

  “當今全球變亂交織,中歐也應為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的互信互利、為世界的和平發展作出應有貢獻。”陳鳳英説,中歐高層開年互動釋出積極信號,也為世界注入信心和動力。(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