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方探索融合創新賦能 營造數字生態治理新環境

2022-11-27 17:15: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27日電 (記者許維娜)數字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大局。國家“十四五”規劃給出明確指引,要營造良好的數字生態,助力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等各領域數字化轉型。

  多位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化數字技術創新應用、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活力,是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的重要內容和關鍵領域。營造良好數字生態,有利於充分激發數字技術的創新活力、要素潛能、發展空間,引領,為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提供良好環境和有力支撐。

  近年來,從國家及地方層面,對於“營造良好數字生態”這一重要議題高度重視。從具體實踐來看,健全數字生態正在各行各業落地實踐。例如,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多方共建數字生態協同創新平臺,共同開展數字生態指數研究,已連續兩年發佈了數字生態指數,包括我國各地數字生態現狀等,為營造良好數字生態提供科學評估依據和實踐抓手工具。

  “在當前國際數字生態格局中,中國居第一梯隊。”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張平文在發佈《數字生態指數2022》時表示,中國數字生態屬於應用引領型。從耦合模式看,中國數字生態各維度耦合有待加強,主要由於我國在數字能力維度還有更多提升空間。

  張平文表示,中國省級四型聯動的數字生態發展格局總體保持穩定,但地方數字生態發展的東西差距依然存在。比如,北京、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在總指數上位居國內前列。城市數字生態則延續了中心城市優勢領跑、鄰近城市穩步跟隨、周邊城市活力初現的發展格局,數字生態第一梯隊城市均位於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這三個城市群數字生態發展整體更為協調,而成渝和“中三角”仍缺少第一梯隊城市。

  張平文稱,數字經濟表現出較強的集聚性,這主要是由數字能力的發展特徵所導致的,而夯實數字基礎建設則能有效推動數字社會普惠的進程。因而,擁有能力驅動型城市是國家級城市群成為國家經濟增長極的必要條件。

  數據作為一種新的生産要素,有別於傳統要素,對其基本特性的理解也尚在探索之中。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社會學系教授邱澤奇結合《數據要素五論:資訊、權屬、價值、安全、交易》一書提到對數據要素:資訊、權屬、價值、安全、交易五大議題及其邏輯關係的思考、判斷和疑問。

  邱澤奇表示,數據資訊作為概念起點,成為數據作為生産要素的前提和基礎。數據價值是基本屬性,安全是對數據交易環境的維護和保障,數據確權則是對價值歸屬及安全保障主體的認定。他強調,數據各要素之間只有通過平衡才能實現數據價值的最大化。

  邱澤奇還表示,圍繞數據作為生産要素這一時代性問題,還有很多現實且關鍵的議題值得被進一步探討,如平衡與規制的關係,數據權屬通過相關機制影響數據交易等。我國應儘快在數據要素的利用和規範領域探尋出一條平衡道路,並在塑造世界數字格局的過程中展現更大的影響力。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