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河北:機械化採收助力中藥材產業降本增效

2022-10-19 21:13: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金秋時節,河北多地迎來中藥材收獲期。藥農們搶抓晴好天氣,通過機械化採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連日來,在河北省內丘縣的扁鵲藥谷產業園,藥農們忙著採收黃芩。“藥材起根機向前行進,深翻50厘米,黃芩根就露出來了,跟在機器後面撿拾就行。”產業園負責人高清月說,機器可以調整挖掘深度和路徑,最大程度保持黃芩的完整性,實現中藥材降本增收的目標。

  在河北省武安市磁山鎮岩山村的連翹種植基地,結滿果實的連翹隨風搖曳,種植大戶張躍紅正手持採摘機,如電推子理發般採摘連翹。張躍紅說:“今年有採摘機幫助,省時又省力,每畝連翹收入6000多元。”

  “中藥材品種繁多、播種採收要求各異,是種植業中實現機械化的一個突出矛盾。”據河北省安國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煉介紹,機械化採收需要根據作物品種、成熟度、採收部位、氣候條件等因素來進行機械的選擇與改造。

新華全媒+|河北:機械化採收助力中藥材產業降本增效

  安國市藥農進行機械化採收。(受訪單位供圖)

  近年來,安國市組建了精準播種、機械收獲服務團隊,通過技術培訓、現場演示等方式,指導農機操作手規范作業,推動中藥材種植採收全過程機械化。

  走進安國市西城鎮南堡村半夏種植基地,十余臺現代化中藥材收獲機和農用拖拉機正互相協作進行採收作業。伴隨收獲機行進,黃土包裹著的半夏球莖從地下挖出來,篩去泥土後由輸送帶運到農用拖拉機的翻鬥里。

  基地負責人李佔欣說:“半夏的種植與採收已實現全程機械化,我們擁有播種機、開溝培土機、收獲機等設備,大大降低了播種、管護、收獲過程中的成本。機械化採收半夏,控制好速度就能大大減少損耗。”

  “今年,安國市中藥材種植面積約15.7萬畝,包括北沙參、菊花、黃嗋、半夏等40余個品種。目前,我們已經實現半夏、北沙參、荊芥、知母、射幹等十余種中藥材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張煉說。(記者王昆)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