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打通供需兩端 聚力線上線下——貴州遵義匯川區創新途徑抓就業

2022-06-01 12:29: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日報記者 呂慎 陳冠合

  近日,記者在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採訪時了解到,該區通過調整産業結構、運用大數據精準對接、培訓幫扶雙向發力等方式,穩住了就業基本盤,全區勞動力249239人,實現穩定就業236693人,就業率達95%。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調産業,擴就業

  38歲的徐明坤帶著14名徒工在貴州珍酒新建的釀造車間忙碌,8個月前,他還在海龍屯景區做售票員。“去年10月貴州珍酒的新廠區招工,我被錄用後培訓上崗,現在已經是班組長了。”徐明坤説,他的妻子也在廠裏就業,每天兩人開車上下班還不到10分鐘。“離家近,收入高,我們一個月加起來有13000多元,工作得很有勁。”

  金東集團貴州珍酒技改項目總指揮岳進指著車流穿梭的廠區和工地説,為了讓更多群眾儘快就業,他們的項目採取邊建邊産的方式,建好的車間立即投入使用。目前,生産項目吸納工人1500多人,建築項目吸納工人1000多人。“隨著更多項目落地,未來還將給幾千個家庭帶來可靠的生計。”岳進的話語中充滿希望。

  從暫時困難的文旅産業轉移到穩定發展的食品工業,徐明坤的就業故事折射出匯川區優化産業結構提升就業的努力。

  為擴大就業,匯川區實施了一批農民工就業創業項目,引導農民工開發鄉村、發揮技能潛在價值。創業創新一條街和現代農業創新體驗館建成運營,帶動3000余名群眾就業。他們還提升優化返鄉農民工創業園,截至目前,3811名群眾在園區實現了創業和就業,創業企業還獲補資金160萬元。貴州夢潤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創茗空間是省級創業園,板橋鎮婁山關旅遊小鎮創業園是省級農民工創業園,形成了抱團創業和創業帶就業的倍增效應。

  “就業幫”,用得上

  “前幾天,通過‘就業幫’App,我發現遵義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有不少工業設計類的崗位,現在正跟幾家企業洽談細節。”家住匯川區的李佳豪是西安理工大學的應屆畢業生,他所説的“就業幫”是智慧就業雲系統的手機終端,該系統將匯川區勞動力、培訓機構、勞務機構納入雲平臺管理。通過數據整合分析,使就業供需兩端精準匹配,打通了勞動力需求端到供給端的“最後一公里”。

  “‘就業幫’真能幫上忙!我們借助這個平臺建立了自己的人才庫。”貴州凱宏匯達冷卻系統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陳華告訴記者,隨著移動互聯的普及,就業App已經成了連結人才供需雙方的高速公路。

  據了解,匯川區通過智慧就業雲平臺,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進行崗位匹配、簡歷投遞,根據簡歷投遞記錄,平臺運營團隊主動跟蹤對接用工企業,適時開展預約面試、視頻直招、線上簽約,將線下“面對面”現場求職和線上“一對一”視頻直招同步推進,多渠道、全過程幫助求職者尋找崗位。截至目前,系統共收錄崗位64.2萬個。今年一季度為用工企業智慧化推薦各類人才4700人,達成簽約1800人。

  助創業,多牽線

  今年“五一”,陳文生有點兒忙,他在給一家公司安裝鋼架,“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還是有活兒做。”

  5年前,陳文生一家人搬遷到匯川區易地扶貧安置點學堂堡社區,在區就業局的幫助下成立了裝飾公司,實現家門口創業。從貧困戶到創業者,他的奮鬥帶來了角色的轉變,“去年,掙到了七八萬塊錢。”陳文生滿意地説。

  匯川區著力對失業轉崗人員開展技能培訓,為創業群眾提供信貸服務等支援。據統計,2021年以來,他們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155場,共培訓9629人。提供創業擔保貸款發生額7378萬元,募集就業見習崗位412個並兌現見習補貼85.16萬元,開發城鎮公益性崗位712人、鄉村公益性崗位800人,兌現公益性崗位兩費補貼近3000萬元。

  前不久,貴州領卓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駐渝勞務協作站掛牌,這為匯川區搭建了又一勞務輸出服務平臺。公司總經理羅森介紹,最近一個月,他們已經為120名務工者在重慶市的電子、機械、包裝等企業找到了就業崗位。

  據了解,像這樣的協作站,在上海、廣東、安徽、江蘇等省市設立了12個。匯川區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的“兩隻手”作用,緊盯長三角、珠三角、川渝等重點地區用工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和有組織的勞務輸出,推出“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點對點有組織勞務輸出3833人。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我們深入貫徹落實就業惠民政策,做到‘線上線下、點對點、面對面’,全區就業形勢保持了總體穩定。”匯川區就業局副局長劉順表示。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