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紫金e評:架起網絡“E”線,為群眾辦好實事
10月23日,蘇州市網絡舉報E點通“我為群眾辦實事”網信係列服務活動正式啟動。在啟動儀式上,蘇州市網絡違法和有害不良信息舉報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小程序板塊設置明朗、豐富,包含政治類、暴恐類、詐騙類等9個入口,還特別開設了電信網絡詐騙、涉未成年人等專項舉報入口,有助于廣大網民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增強參與網絡綜合治理意識。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較2020年12月增長2175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1.6%。網絡技術滲透在各個領域之中,從工業制造到物流行業,從城市管理到金融科技,從日常生活到各種學習……我們從未像今天這樣,在互聯網空間中如此休戚與共。
當下,網上信息魚目混珠、良莠不齊,林林總總的“養生秘訣”、形形色色的“經驗之談”、虛虛實實的“鉤沉揭秘”,極易對人們的認知造成誤導。解決網絡空間現有的“污染”不能光喊口號,而是要落在實際行動。監管不良信息的傳播,建立嚴格的內容審核制度,要求互聯網從業者自律自查外,也需要設立舉報制度,發動網民的巨大力量進行監督和舉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講話強調:“要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正因如此,相關部門上線網絡違法和有害不良信息舉報微信小程序上線,一方面,舉報違法和不良信息是清朗網絡空間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面,創新舉措方便群眾“一鍵”完成舉報,也是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中下硬功夫。
從長遠來看,網絡違法和有害不良信息舉報微信小程序上線,也是時時警示網民,互聯網共建共享,也要共管共治,必須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社會公德和倫理道德,不發布違法和不良信息;同時,小程序上線也是方便群眾舉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讓網民逐漸養成“一鍵舉報”的好習慣。只有守好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底線,凝聚全社會合力,才能讓“最大變量”將越來越成為“最大增量”。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的網信部門以“用網”“護網”“暖網”等形式,為群眾辦好實事。江蘇省委網信辦組織“E起賦能 玩嗨直播”,為電商企業和帶貨主播進行培訓,助力鄉村振興;四川省委網信辦充分發揮信息化“賦能增效”作用,扎實推進網絡綜合治理體係建設,大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信息化發展帶來的利益;昆山市委網信辦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重點關注網絡“民聲”,堅持“民聲導向”,抓好網上交流互動平臺建設,傾聽網民聲音、匯聚網民意見。搭建利民惠民的服務平臺,營造天朗氣清的網絡空間,每一件都往“實”處幹,才能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架起網絡“E”線,為群眾辦好實事,也要讓群眾在辦成的“實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為共建網絡文明匯聚力量。只有形成良性循環,才能畫好更大的“同心圓”,為建設網絡強國貢獻力量。(李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