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學習進行時|習近平“七一”講話:這個“強大精神力量”,不可戰勝

2021-08-02 13:2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係列解讀之八:這個“強大精神力量”,不可戰勝

  新華網記者 張敏彥

  【學習進行時】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講話提出了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把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了新高度。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係列文章,為您梳理解讀講話中的一係列重大觀點。

  “敢于鬥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激發起14億多中國人民實現偉大夢想的昂揚鬥志。

  這個“強大精神力量”,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品格。

  習近平曾說,敢于鬥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敢于鬥爭、敢于勝利”成為習近平重要講話的高頻詞之一。

  “七一”之前,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決不能丟掉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鬥爭、敢于勝利的勇氣。“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又多次提及“鬥爭”,指出“敢于鬥爭、敢于勝利”的重要性。

  依靠這個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到了今天。

  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

  新徵程上,我們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考驗,甚至是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

  環視全球,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處于深刻變化之中,推進偉大鬥爭必須更具前瞻性。

  立足國內,我國正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順利開啟,同時我們在前進道路上仍面臨著許多難關和挑戰。

  我們面臨的各種鬥爭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

  習近平在不同場合強調,勝利實現我們黨確定的目標任務,必須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

  “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再次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這個“強大精神力量”,是敢于亮劍的革命加拼命。

  未來30年,對中國來說,至為關鍵。

  為了實現偉大夢想,需要頑強拼搏、不懈奮鬥,需要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鮮明亮劍,在矛盾衝突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逆風歪風面前敢于堅決鬥爭。

  馬克思說:“如果鬥爭只是在有極順利的成功機會的條件下才著手進行,那麼創造世界歷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鬥爭精神、鬥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

  中國共產黨人要培養鬥爭精神,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敢于鬥爭的風骨、氣節、操守、膽魄。我們要在復雜嚴峻的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面臨的重大鬥爭不會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臺工作、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方面都有。

  面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習近平在“七一”重要講話中要求,要“敢于鬥爭,善于鬥爭,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勇于戰勝一切風險挑戰”。

  這個“強大精神力量”,是新趕考之路的方向指引。

  方向,決定前途。

  新的趕考之路,“敢于鬥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方向指引。

  習近平曾指出,共產黨人的鬥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

  新的趕考之路,我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首先不能忘了中國共產黨是什麼、要幹什麼這個根本問題,不能在前進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新的趕考之路,我們的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牢牢把握正確鬥爭方向,做到在各種重大鬥爭考驗面前“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

  面對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面對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面對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面對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面對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我們必須進行堅決鬥爭,而且必須取得鬥爭勝利。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

  正如習近平所說,“我們黨依靠鬥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鬥爭贏得未來”。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