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鄭功成:建立多層次社保體系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保障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紮實推動共同富裕,要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告訴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話語令他振奮。
鄭功成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生發展實現了3次飛躍。第一次是工農大眾翻身得解放,成了國家的主人;第二次是全面解決了10多億人口的溫飽問題,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了日益富足的生活;第三次是將區域性整體貧困現象和絕對貧困現象送進歷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在進入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新階段,紮實推進共同富裕成為新時代國家發展的重大主題,這次是我國民生發展的第四次飛躍,將更加充分、更加全面地證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他認為,在紮實推動共同富裕新的歷史進程中,社會保障作為全體人民實現共用國家發展成果的制度安排,肩負著更加重大的責任與使命。
“過去5年,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保體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描繪了未來5年將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促進社會公平的奮鬥目標,即“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優化社會救助和慈善制度”。
過去幾年,我國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準,全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鄭功成披露了一組數字:2020年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9.9億人,參保率約為90%;近3億人按月領取養老金,“退休人員和60歲以上的城鄉居民人人皆享養老金成為現實”。全民醫保目標基本實現,2020年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13.57億,參保率達96.9%。社會救助實現了應保盡保,2020年納入低保的困難人口為4400多萬,近2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悉數納入救助範圍。
鄭功成指出,同時要清醒地意識到,目前我國社保體系發展品質並不高,離新時代高品質發展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面臨諸多挑戰。“按照系統規劃、精準發力原則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是滿足不同人群社會保障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必由之路。”
他分析説,我國多層次社保體系建設滯後的根本原因,在於法定保障層次迄今尚未成熟、定型,邊界不清、預期不穩,制約了其他層次保障的發展。因此,當務之急是在堅守法定保障保基本的前提下加快其定型,為其他層次保障提供清晰的發展空間。
為改變我國基本養老保險“一層獨大”、其他層次養老金髮展滯後的局面,他建議首先要加快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定型,同時還要降低用人單位繳費負擔,適度降低職工基本養老金替代率,鼓勵用人單位自主建立或聯合建立企業年金制度等。
在實施精準稅收減免政策方面,鄭功成建議要引導中高收入群體通過市場機制獲得更加全面、更高水準的養老、醫療保障與健康服務。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替代財政直接補貼。鼓勵用人單位增進員工福利。政府應將基於職業的員工福利納入多層次社保體系建設範疇,出臺優惠政策加以鼓勵和引導等。
此外,還應加快完善統一的慈善財稅政策,積極推進慈善事業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及相關服務有機融合,適時出臺遺産稅、贈與稅等新政,使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備。
鄭功成表示,財政對社保的投入還應進一步加大,堅持公平取向和互助共濟,確保制度可持續發展,通過穩步提高共用份額為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作出應有貢獻。
(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 胡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