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張伯禮建議:要培養一批扎根基層的全科醫生

2021-03-02 14:0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全國人大代表張伯禮建議:要培養一批扎根基層的全科醫生

  73歲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已連續兩個春節沒能與家人安穩地過了。牛年春節前,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他再披“戰袍”,奔赴石家莊,待疫情穩定返回天津時已是農歷小年。萬家團圓的春節,他和援冀醫療團隊是在隔離點度過的。

  疫情面前,“人民”是張伯禮心中分量最重的兩個字。過去這一年,因對抗擊疫情作出傑出貢獻,張伯禮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其後,他更是停不下腳步。他把“天津老張”寫在胸前,出現在疫情最兇險的地方;他把老百姓的苦樂放在心里,為提升公共衛生水平四處奔走調研、獻計獻策。

  如同當初逆行武漢一樣,張伯禮趕赴河北時,助手楊豐文研究員和黃明博士同行。而這一次,有了中醫藥全程參與新冠肺炎救治的豐富經驗,張伯禮心里已勾勒出清晰的救治方案。

  1月15日剛到河北省,張伯禮就馬不停蹄地趕到石家莊、邢臺等多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在重症病房、ICU、兒童病房巡診,望聞問切,為疑難重症患者開出個性化處方。“天津老張”在病床邊俯身握著患者的手問診、開藥方的情景,撫慰了很多人的心,為人們點燃了希望。

  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中醫救治一線專家座談會上,根據臨床巡診情況,張伯禮進行了分析。此輪河北省新冠肺炎疫情的中醫證候特徵與武漢疫情有相同之處,但也存在差異,“濕毒仍在,輕症、普通型患者多兼氣虛,重症患者多濕熱並重,熱邪更明顯且有化燥徵象,部分患者瘀滯明顯。”張伯禮說。

  此輪疫情中無症狀感染者比例較大,對此,張伯禮提出,要重視對無症狀感染者的中醫藥治療,關鍵在于控制住無症狀患者的病情發展,使其不成為確診患者,並提出了具體建議方案。

  張伯禮一直重點關注患者的康復過程。去年4月抗疫歸來後,他又多次重返武漢,了解新冠肺炎患者的恢復情況,並為他們提供中醫藥康復指導。在河北抗疫一線,張伯禮率團隊多次前往石家莊及邢臺多家新冠肺炎康復定點醫院進行巡回指導與培訓,並牽頭制定《河北省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康復方案》,開展全員康復研究,這一方案已通過河北省衛健委正式發布。

  盡管疫情很快被控制,但張伯禮注意到暴露出的問題依然嚴峻,特別是基層和農村地區是疫情防控中的薄弱點。

  針對這些短板,張伯禮建議通過加強基層衛生人員培訓、對口幫扶、物資設備援助等方式補齊短板,加快農村地區防疫體係建設,特別是發揮村醫、鄉醫的“哨點”作用,建立報告和就地隔離制度,流動檢疫及轉送制度,調派負壓救護車、移動核酸檢測車隨時到基層應急檢測和轉運患者。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張伯禮多次奔走疾呼,要加強醫療資源在基層落地,提出“國醫堂”“醫聯體”建設等建議,並強調“不能只修大樓,而要培養一批扎根基層的全科醫生”。他多次建議加快實施全科醫生培養制度與在職人員培訓,提高全科醫生醫療水平與薪酬待遇。“這是緩解大醫院就醫壓力、解決百姓看病難的關鍵所在。”

  截至目前,全國整體疫情防控形勢平穩趨好。張伯禮表示,下一步的防控任務是常態防控和精準防控相結合,隨著大家在抗疫期間形成的勤洗手、戴口罩等好習慣,加之疫苗接種逐漸普及,“預計今年底,人們日常生活能很大程度地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艷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1年03月01日 01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