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評論:“牛”年,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就是開“新”
四季交替變換,農曆辛丑牛年已經到來。回望過去的一年,中國經濟克服嚴峻挑戰,交出了一份讓世界矚目、令百姓滿意的高品質答卷。
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已經完成,“十三五”規劃各項工作圓滿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2020年,我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産,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三個率先”世人矚目;科技實力不斷增強,探月工程、深海探測、北斗導航、量子計算、大飛機製造、5G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綜合國力顯著提高,糧食産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製造業規模連續11年居世界首位……
這極不平凡的“答卷”令人開心、催人奮進,更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堅實基礎。
能開心,才能有信心。信心和底氣,來自於我國完整的生産體系、完善的配套能力、健全的基礎設施形成的強大供給能力;來自於14億人口、涵蓋4億多人的中等收入群體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來自於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來自於持續提升的宏觀經濟治理能力和不斷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
走進“牛”年,除了開心,還要開“新”。新年開“新”,需要邁好第一步。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百年來,我們的黨正是靠著開天闢地的精神,團結帶領億萬人民,歷經千難萬險,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百年後的今天,我們迎來“十四五”開局之年。黨中央規劃中國未來發展,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更需要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我們應當看到,雖然我國已進入新發展階段,但是經濟基礎恢復尚不牢固,改革發展任務依然艱巨,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不過,越是環境複雜,越要以堅定的信心去迎接新的挑戰,以創新務實的姿態將改革不斷推向深入,時刻保持高昂的開拓精神,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裏。這是一個大國的雄心壯志,更是國家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新年開新局,“新”字在英語裏為“new”,諧音“牛”。這一“新”一“牛”,既很喜慶,也很吉利。牛在我國傳統文化裏有著很多代表意象,如“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這些不僅是家喻戶曉的美好形象,還蘊含著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砥礪奮進的精神密碼。過去的奮鬥歷程中,我們已經啃下了一塊又一塊硬骨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新的一年,我們要繼續發揮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的精神,啃下那些新的硬骨頭,攻下那些新的難關,在大有可為的時代,以大有作為的勁頭,譜寫出中國經濟的嶄新篇章。(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