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焦點訪談:新征程 新藍圖 謀劃長遠 久久為功

2020-11-11 08:58: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從《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名稱上,大家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這份文件的內容不僅涉及“十四五”期間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同時也對二〇三五年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遠景目標進行了描繪,可以説是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發展的行動指南。那麼,二〇三五年的中國什麼樣?為什麼制定“十四五”規劃的同時,要提出和明確二〇三五年的目標呢?

  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分兩個階段推進,是黨的十九大做出的戰略安排。分兩個階段是指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議》中提出的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就是第一階段的目標。

  作為這一戰略安排的具體落實,《建議》通過創新能力、現代經濟體系、國家治理體系、文化軟實力、生態、對外開放、民生、安全和國防等九個方面目標的具體描繪,勾勒出一幅到二〇三五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美好畫卷。

  《建議》提出,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將再邁上新的大臺階,“大幅躍升”和“新的大臺階”都是基於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目前的經濟總量提出的新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收入目標的表述採取了以定性表述為主、蘊含定量的方式,並沒有明確的量化指標。

  考慮到未來一個時期外部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存在不少可能衝擊國內經濟發展的風險隱患,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可能持續低迷,中長期規劃目標要更加注重經濟結構優化,引導各方面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上。所以,不強調量化指標有著深刻內涵。

  《建議》在二〇三五年實現的九個方面的目標中,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成為二〇三五年目標中的重中之重。

  “十三五”期間,我國創新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在很多領域實現了突破,按照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的創新指數排名,我國去年已經躍居到第14位,這在前20位經濟體當中,我國是唯一一個中等收入國家,其他都是發達經濟體。這説明我國已經進入到創新型國家行列,但是還不是前列。所以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要進入前列,這個要求就更高了,而要完成這樣的目標,最大的短板就是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工程。這次在《建議》中明確提出,到二〇三五年要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可以説為新型“四化”的實現以及現代經濟體系的建成,確定了時間表。

  《建議》提出,到二〇三五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同時,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部分突出強調了“紮實推動共同富裕”。

  《建議》在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中提出了要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等一系列強國目標,這些目標也是著眼于本世紀中葉,我們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提出的。

  明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黨中央將“十四五”規劃與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在重點研究“十四五”規劃問題的同時,進一步明確二〇三五年的發展目標是非常必要的。

  錨定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綜合考慮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十四五”規劃從六個方面做了部署,緊緊抓住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提出了十二個戰略性、創新性舉措,這些部署和舉措都是放眼二〇三五年的目標進行的系統謀劃。

  方向正確、目標清晰、任務明確是我們把事業幹好、幹成的前提。將“十四五”規劃與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對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現在,藍圖已經繪就,我們只要以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乘勢而上,立足長遠,久久為功,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就一定能夠變為現實。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