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脫貧的顏色

2020-09-14 17:3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蘭州9月14日電 題:脫貧的顏色

  新華社記者

  決戰脫貧攻堅進入收官,新華社記者再次來到“三區三州”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感受這片曾經的深度貧困土地變化的色彩。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1)脫貧的顏色

  這是2018年10月16日拍攝的康樂縣八松鄉納溝村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馬吉祥 攝)

  (一)

  包蓮英,這個一直在“泥裏打滾”的農村女子,在43歲這年,人生突然“打了個挺”。

  遇到包蓮英是在臨夏州採訪的第二天。納溝村位於臨夏州康樂縣八松鄉,緊挨秦嶺西段余脈的太子山。車子在大路上轉了個彎,拐進一條山溝。四週靜了下來,天藍得能照出人影。山上的泉水淌過湖泊和公園,衝向山腳。沿新修的木棧道往上看,更高處雲霧繚繞,大山像戴了頂帽子。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2)脫貧的顏色

  包蓮英在康樂縣八松鄉納溝村“蓮花農家樂”廚房中忙碌(9月12日攝)。新華社發(袁林 攝)

  再往裏走,一排紅色的飛檐伸出來,就到了納溝村。全村24戶,沿山溝錯落而建。爬到村子最高處,一戶人家院門挂著招牌“蓮花農家院”。一堵花墻後,一位身姿清麗的女人正打掃衛生——就是這家女主人包蓮英。坐下後,包蓮英麻利地泡好茶水,打開了話匣子。

  納溝村以前是個窮村,這個“以前”僅僅是兩年前。有多窮?用包蓮英的話説就是“穿不了拖鞋”。“納溝村,爛泥溝,進不來,出不去”,家裏住了幾十年土房,瓦片上都長草。

  包蓮英19歲嫁到納溝村,前24年過的都是苦日子:公婆沒有勞動能力,三個孩子還小,全家30多畝山地一年種不出1萬元錢。她和丈夫當小工,吊在30層高樓外貼保溫層……

  就在她苦苦掙扎時,2018年康樂縣精準扶貧的旅遊開發項目推進到納溝村。村子和整條山谷按照4A級景區標準一體化打造。靠自己的積累和政府的貼補,包蓮英建起了新房。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3)脫貧的顏色

  包蓮英在康樂縣八松鄉納溝村“蓮花農家院”打掃院落(9月12日攝)。新華社發(袁林 攝)

  參加完縣上組織的烹飪培訓,新刷的墻還沒幹透,她家的農家樂就開業了,頭40多天經營額就有4萬多元。

  景區不斷完善,遊客絡繹不絕,全村有一半的人家開起了農家樂。“2019年掙了十幾萬元。”

  “是不是感覺日子一下大變樣了?”有人問。包蓮英身子稍稍後仰,雙腳點著地面,薄薄的嘴唇抿出一個好看的弧度。包蓮英沒有直接回答,但這一刻,地上的花草、檐上的飛鳥、遠處的青山似乎都在作答。

  在“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採訪,發現像包蓮英這樣原地“打了個挺”的人數不過來,有靠著修到門口的大路辦農家樂的,有靠著扶貧貸款種果樹的,有靠著做直播賣貨的,有靠著村裏的合作社發展養殖的……脫貧攻堅補齊了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短板,拓展了發展條件,群眾的命運也隨之改變。據統計,臨夏州貧困人口從2013年底的56.32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3.25萬人,累計減貧53.07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2.5%降到1.78%。

  “會越來越好。”包蓮英拎起水壺,給大家斟水,藍天白雲倒映下來,裝了滿滿一碗。

  (二)

  “你知道每月兩三千元工資對我意味著什麼嗎?”

  時隔一年,記者又一次在東鄉族自治縣碰到這位叫黃阿英捨得小媳婦,23歲,兩個孩子的媽媽。

  這次是午後休息時,她坐在達板鎮鳳凰山聯合扶貧車間窗下,頭輕輕轉向窗外:“這兩年是我過得最幸福的兩年,看樹是綠的,看花是五彩的。”她不經意地説著變化,語氣裏藏不住喜悅。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4)脫貧的顏色

  這是4月20日在東鄉族自治縣拍攝的達板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5)脫貧的顏色

  這是7月1日在東鄉族自治縣大樹鄉拍攝的南陽洼村易地搬遷安置點和扶貧車間(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東鄉縣是臨夏回族自治州最貧困的縣,目前是全國52個掛牌督戰縣之一。大山在這裡擰成疙瘩,條條溝壑把垣坡分割成七零八碎的條塊,人們深困其中。和這裡的大多數農村婦女一樣,黃阿英舍以前沒工作,沒掙過一分錢。全家收入少,夏天孩子經常因為想吃冰棍挨打。黃阿英舍曾以為她這一生將和大山一樣貧瘠。

  2018年,對口支援的企業在家門口建了製衣扶貧車間,黃阿英舍學了手藝,有了收入,命運從此為她打開了一扇門,讓她有了改變自己的力量。

  “這兩年,我給孩子訂了繪本,給自己買了化粧品,全家去了成都和西安旅遊。”她説著説著咬住了嘴唇,淚水慢慢溢出眼眶,眼睛卻越來越亮,就像後山那眼乾涸多年卻在去年突然又“活”過來的泉。

  精準扶貧以來,東鄉縣在援建單位幫助下建成35個扶貧車間,上千名婦女成了産業工人。與2000年相比,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由不足千元到5906元。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6)脫貧的顏色

  8月4日,在東鄉族自治縣縣城南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內的一處扶貧車間,務工婦女在車間內忙碌。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如今,東鄉這片深度貧困的土地,也“活”了。以前是不毛的山,愁苦的臉,土房子就像被燒化的蠟燭,現在被青山綠水、舒展的臉龐和漂亮的四合院代替。生活好了,卻添了“新煩惱”:搬進城裏生活的人好多不會使用油煙機,還有人用“驚心動魄”形容坐電梯的感受……在新生活面前,這種煩惱就像加在開水裏的糖,有點甜。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7)脫貧的顏色

  幾名藏族演員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尕海鎮尕秀村帳篷城景區的草原上表演舞蹈(6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三)

  從臨夏州出發,往南行駛兩個多小時進入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境內。卓尼是農牧縣,牧區居多。這裡草原是嫩綠的,格桑花開得正艷。成批的遊客每次停車休息都能發現一些驚奇,或是對著遠處的牛羊驚嘆,或是對著一朵小花狂拍。

  跟著遊客往前走,就到了阿子灘鎮阿子灘村。全村156戶,依山而建,一條村道從山腳的廣場直通而上,拐彎處擺放著精心打磨的山石,兩側垂柳擺動著枝條。

  “我們全村都搞起了旅遊。”村支書王昌龍50多歲,聲音洪亮。他稱阿子灘的發展模式是“靠山‘吃’風景”,村集體發展景區,家家戶戶開牧家樂。起步一年,前景大好。眼下正是旺季,一戶農家樂日均收益兩三千元,村裏産的青稞酒都已斷供。

  “風景飯”好吃,但端起這個“碗”並不容易。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10)脫貧的顏色

  這是8月12日拍攝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阿子灘鎮阿子灘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8)脫貧的顏色

  村民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八角鎮牙扎村的花海景點休憩(5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坐落在甘青川三省交界處的甘南州被視為西部最具魅力的旅遊景區之一,曾一度因環境問題黯然失色:草原上垃圾遍地,到處是一半埋在土裏一半隨風招搖的塑膠袋,農牧村“人畜混居”,過度放牧導致草原沙化,青山綠水眼看難以為繼。

  2015年以來,甘南藏族自治州痛下決心,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以“視線內不見垃圾”的標準打造“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以生活方式轉變推動生産方式轉型,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如今,像阿子灘村這樣的旅遊村,甘南州已建了1000多個,惠及農牧民48萬人。碌曲縣尕海鄉尕秀村前年打造了自駕遊營地和草原帳篷城。村民正旦辦起藏家樂,第一年就收入20多萬元。

  疫情之下,甘南州旅遊市場卻逆勢激增,州內景點公路一到週末就堵滿了自駕遊和旅行社的車輛。“我當導遊8年,今年是最忙的一年。”臨潭縣冶力關景區管理中心的講解員喬學紅啞著嗓子説。

  在採訪中,一位老人和當地幹部聊天:“自打環境整潔乾淨了,錢越掙越多,吵架陳情沒有了,連考上大學的娃娃都多了,你説咱這裡是不是風水變好了?”這位幹部聽後先是大笑,接著攬過老漢的手:“風好了、水好了,‘風水’自然好了,幹啥都順心!”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9)脫貧的顏色

  這是6月20日拍攝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尕海鎮尕秀村帳篷城景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四)

  在卓尼縣喀爾欽鄉下巴木村,遇到一對姐弟,弟弟趙小強,20歲,姐姐趙小蘭,23歲。

  趙小強8歲那年,父母拖著病體外出打工。他的記憶裏,只有家門口河結冰時,爸媽才會回來。

  趙小強四年級時從村小學轉到縣城,姐弟倆搬到學校附近租房住,每週末搭乘一天一趟的班車,回家取下一週的口糧。暴土揚塵的山路上,姐姐背著面走在前面,弟弟提著油跟在後面。

  2013年的一天,鄉幹部找到家裏,送來一本綠色小冊子(建檔立卡戶扶貧手冊)。從那天起,姐弟倆的生活變了樣。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12)脫貧的顏色

  9月7日,在蘭州大學校園內,趙小強(左)和同學交流。新華社發(張岩 攝)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13)脫貧的顏色

  9月7日,在蘭州大學校園內,趙小強在教室學習。新華社發(張岩 攝)

  生活補助費1114元、免學費書費400元、國家助學金1000元、免除學雜費1100元、寄宿生生活費補助1084元、困難學生彩票公益金2000元……這是一個學期教育扶貧項目發的補助,都記在扶貧手冊上。

  那一年,姐姐坐在爸爸摩托車的后座,父女倆去了縣城的銀行,爸爸往存摺裏存了8000元。這是她記憶中家裏第一次有存款。

  2015年姐姐考上了省內一所本科師範院校,當地教育局為她辦了每年8000元的生源地助學貸款。開學前一天,教育局的幹部趕了30里山路,送來500元路費,並囑咐她,“好好學習,國家一定不會讓你上不起學。”

  “2019年6月17日,寄宿補260元。”這是扶貧手冊上最後一筆教育補助。在“幫扶成效”一欄裏扶貧幹部寫上了“完成學業”幾個字,“業”字的最後一橫明顯粗壯,且往上挑,像個笑臉。

  兩個月後,趙小強以甘南州高考第一名的成績進入蘭州大學醫學院。又過了1個月,家裏通過脫貧驗收。

  今年7月,趙小蘭參加了甘肅省統一招募的特崗教師考試,成為一名初中語文老師。幾天前,弟弟大二開學了,繼續向著成為一名好醫生的目標努力。

  姐弟倆講述時,他們的媽媽、一位滿臉風霜的農村婦女始終在一邊帶著笑意聽,不時插一句“不苦,好著咧”。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14)脫貧的顏色

  5月28日,在東鄉族自治縣達板鎮鳳凰山聯合扶貧車間,務工婦女在車間忙碌。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15)脫貧的顏色

  5月28日,在東鄉族自治縣達板鎮鳳凰山聯合扶貧車間,務工婦女在車間忙碌。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甘南州教育部門幹部介紹,日子好了加上教育扶貧優惠多,農牧村群眾開始重視教育,縣城的小學秋季開學,每年級都要新增一兩個班,幾乎全是進城上學的農村娃娃。在臨夏,縣城學校附近出租房的租客絕大部分是送孩子進城上學的農村家庭。

  如果説産業帶來了收入、生態托起了明天,脫貧攻堅的教育政策則給“三區三州”長遠發展打下了紮實根基,讓人心裏踏實。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16)脫貧的顏色

  5月28日,在東鄉族自治縣達板鎮鳳凰山聯合扶貧車間,務工婦女在車間忙碌。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17)脫貧的顏色

  5月28日,在東鄉族自治縣達板鎮鳳凰山聯合扶貧車間,務工婦女在車間忙碌。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五)

  六天的採訪結束,見過的人和事一一浮現腦海,像是一場山鄉巨變的大劇。有一朝“翻身”的貧困戶;有以村為家的扶貧幹部;有為貧困戶農家樂開業“踩門兒”的縣委書記;有守著一個扶貧車間幾年直到它“長大”的對口幫扶幹部,他們來自遼寧、天津、福建……還有一個人帶動2000多戶農戶、誓要把山村變寶山的黨員企業家。

  正是有了這些奮鬥,貧困地區“活”了,“放羊娃怪圈”不再困鎖這片土地。説來難以相信,“三區三州”有些連糧食都不願意生長的地方,現在長出了明星蔬菜、網紅水果;小學文化的人通過網路讓自己的奮鬥故事攜著家鄉的特産走遍全國、年入千萬……

(新華全媒頭條�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圖文互動)(11)脫貧的顏色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尕海鎮尕秀村,村民格日扎西(右)帶著孩子從村裏走過(6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來到這些曾經深度貧困的地方,看看現在的田野,看看現在的村莊,看看現在的學校,看看農民的笑臉,變化就在其中。

  揮手離別,所有的人和事漸漸在腦海模糊,只留下幾種顏色:無處不在的生態綠、一望無際的花海、漫山遍野的花椒紅、五顏六色的瓜果蔬菜、赭紅色和黃色相間的藏家民居……最後都匯聚成群眾笑臉上的神色。(記者馬維坤、張旭東、姜偉超、熊爭艷、胡偉傑、任延昕)

[責任編輯:樊繼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