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吳尊友等回應
自8月15日起,北京已經啟動了秋季高校返校工作。截至目前,50余萬大學生已經回到校園,融入正常的校園生活。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
“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近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罡、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晨光、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心理諮詢與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宋振韶回應大學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熱點話題。
▌從科學的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回顧北京新發地相關疫情、大連的疫情和烏魯木齊的疫情,當第一個病人出現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在社會上造成一定範圍的傳播擴散了,這時再進行防範已經晚了。從科學的角度説,如果發生疫情,學生涉及傳播鏈,就會給學校帶來防控和管理上的困難。
6月份以來,北京、大連、新疆都發生了我們沒有預計到的、突如其來的聚集性疫情,各項防控措施都在落實,但我們也不能保證它未來不再發生,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保證發生以後,能儘早發現,能夠把規模控制在最小的範圍。
回顧1月份、2月份,當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武漢封城,離漢通道限制76天,武漢一千多萬人,為了全中國、全世界的疫情控制,作出了巨大的犧牲。那麼作為我們學生來説,目前按照教委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是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的。如果真的發生疫情,你要是成為學校疫情傳播鏈的源頭了,你也會感到自責,所以大家應該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和接受這項政策,並且能夠很好地做好宣傳。
▌把“非必要不出校”變成一種自覺?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 狄濤:我們倡導“非必要不出校”是希望能成為學生的一種自律。應當看到高校的防控確實與社區和中小學不同,高校最大的特點是集體生活,同學們不僅吃在一起,而且住在一起。社區防控中行之有效的手段——戴口罩,在宿舍生活中就很難完全落實,要把風險降到最低,就是要從源頭上減少感染病毒的可能,這也是倡導“非必要不出校”的基本考慮。
疫情期間,北京資訊科技大學一位同學做了一個校園疫情傳播的模型,如果有感染者進入校園,沒有被及時發現,那麼大概一兩個星期的時間,可能就會造成聚集性的暴發,這種後果不堪設想。為了防止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校園防控的要求要更嚴一些。
我們生活在校園裏,衛生、健康既是我們個人的事,也是集體的事,是學校的事,也是國家的事,我們應該主動地承擔起這樣的一種責任來,主動維護當前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在自律的基礎上,把“非必要不出校”變成我們的一種自覺。
從近期北京高校學生回到校園的實際情況看,廣大師生對學校防控措施總體是理解和支援的。我們注意到,一些學生在網上確實也有些情緒,這其中既有部分學校政策宣傳不夠、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也有個別學校執行政策存在僵化、一刀切的現象。我們要求學校設身處地地體驗學生生活,動態地調整防控措施,同時要充分溝通,形成師生共識。
▌“非必要不出校”是依法有據的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王晨光:這應該從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個現實的公共衛生危機這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我們面對的仍然是一個疫情的風險,而且這個風險的嚴重程度還是很大的。我們現在並沒有解除國家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的防控階段,也就是我們法律上講的“應急階段”,我們現在只是進入了一個新的防控階段,叫“常態化防控階段”,零星的小的地區區域疫情的暴發仍然可能存在。
我們可以看到,每天聯防聯控機制的新聞發佈,都有一些感染確診病人,因此我們不能掉以輕心。這也提示我們目前仍然處於一個特殊的應急狀態,應急狀態就一定會有一些措施和我們一般的正常狀態下是不一樣的,這些措施會限制人的某些自由,但是有法律根據的。比如我們在高鐵上、飛機上要戴口罩,有嚴格的出入境管理,因為海外其他國家的疫情還很嚴重,這些都是現實。我們恢復了一定的社會生活、文化娛樂、體育活動,但同時會有一些防控的限制,要隔位就坐,要控制人數,這都是為了防範疫情的復燃。
在這種情況下,各學校都恢復了開學,學生都回來了,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功,但是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螻蟻之穴,潰堤千里”,所以我們要防微杜漸,從小處做起,這也是每一個公民,包括我們在校大學生應盡的法律義務。我們在疫情防控的時候,要有一個平衡,哪些是更大的利益,哪些是暫時可以受到限制的一些自由,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疫情防控的所有措施,都是依法有據的,當然各個學校還要有更精細化的、靈活的一些舉措,這也是需要的。
▌“非必要不出校”,學校如何保障學生的日常生活需求?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黨委副書記 趙罡:北航目前我們是採用審批制出校門,我們老師也是審批制,你要離開北京也要審批。所謂必要的和不必要的,我們也經過了反覆討論。比如學生就醫、面試、理髮等等這方面,這些我們都認為非常合理的。如果是因為採購的原因出校園,我們一方面校內超市,加大貨物的種類,能在學校解決就在學校解決。第二個現在學生都習慣於網上購物,我們也是在學校多設快遞點。另外,學生這個審批的過程,並不像大家想像的很複雜,手機安裝一個小的應用程式,你點完了以後,可能十分鐘就已經回復你了,不會對大家正常的安排造成影響。
▌“十一”假期能不能出去玩?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眼下已經復工復産,全面恢復正常的生活,大家當然可以出去玩。景點都有安全防護措施,比如進入景點需要掃安全碼,可以了解到你過去14天的旅行經歷,也為這些景點旅行加大了保險系數,無須過分擔心。
但在旅行過程中還是要注意,因為外出旅行不可避免地會碰到一些陌生人,你並不清楚他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的旅行經歷。如果我們到一些陌生人比較多、人員比較雜的地方,要尤其注意防範,人多的地方要戴口罩,不要和陌生人交談,勤洗手,等等。這些防控措施都是必須堅持的。
▌留學生回歸要特別關注和重視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目前國際形勢非常不樂觀,現在每天報告數還是維持在20多萬例的高水準。其中以美洲為主,世界基本上每個國家都發生了疫情,歐洲有些國家也出現了疫情反彈,疫情形勢非常嚴峻。
留學生的回歸,也是各個高校在防控校園疫情當中,需要特別關注、特別重視的一個方面。
▌佩戴口罩不會對呼吸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有鼻炎的學生戴口罩實際上還是有幫助的。我本人就有過敏性鼻炎,從1月份以來堅持戴口罩,所以過敏性鼻炎少犯了很多,戴口罩也不會對呼吸系統有什麼負面的影響。那麼當然要注意,運動的時候不要戴口罩。有鼻炎尤其是過敏性的鼻炎流鼻涕、打噴嚏很常見,我本人就經歷過這樣的事,如果你又沒有備口罩,你打了噴嚏以後感到這裡好像潮乎乎的,這時候如果帶了紙巾的話,可以墊在裏面,回去以後儘快更換新的口罩。
▌吃飯時不戴口罩會被感染嗎?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應該説對吃飯的問題是過分擔心了。為了大家從心裏面感到踏實一些,吃飯的時候不要去交談,這個很重要,因為你講話才會産生飛沫,平時呼吸産生的飛沫量小,距離也很短,是不會造成傳播擴散的。
▌公共廁所等封閉空間是否有傳播疫情的風險?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 吳尊友:所有封閉的場所,只要有疫情發生的時候,都是有可能造成傳播的地點。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這些地方應該説都不用擔心。這些場所很重要的是做好兩個方面,一是通風換氣,二是定期進行消毒處理。(總臺央視記者 鄧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