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家文化 向“剩宴”説不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食文化”特徵,不僅要求烹飪技術精湛,而且十分講究色、香、味、形、器的有機統一。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老百姓的生産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程度的改善,飲食觀念也從過去的“吃得飽”向現在的“吃得好”轉變。但餐飲浪費現象的發生,令人痛心。厲行節約、反對“剩宴”,涵養“家風正”“家資豐”“家味濃”的“家”文化,讓舌尖節儉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價值追求,成為人人追求的新風尚。
立規學范正“家風”。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的優良傳統,而修身齊家的原點便是格物致知。從古至今,在傳統的價值觀中,中華民族歷來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勤儉節約始終是一以貫之倡導的健康生活方式,也是難能可貴的道德品質。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朱子“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曾國藩“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沒有規矩,便不以成方圓,勤儉節約的良好家風,蘊含了豐富的為人處世基本行為準則。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説的‘愛子,教之以義方’,‘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在家庭教育上對浪費説“不”,以良好的家風家教立規矩、學典範,和風細雨般潛移默化影響著下一代的一舉一動,讓“克勤克儉”“戒奢以儉”的價值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蔚然成風,在舉手投足間散發出根植於心的內涵素養。
勤儉節約豐“家資”。中國人好面子、重人情、講排場,為了滿足部分人的虛榮心、攀比心,出現了“面子消費”“高檔消費”“炫富消費”等浪費行為,這與我們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中國人民依靠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走過了缺衣少糧的歲月,在一代代人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接續奮鬥中,實現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物資的滿足。“小米粒”中蘊含著“大民生”。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糧食和重要農副産品穩定供給,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飯碗,對保持社會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若每個“小家”都能逃離“揮霍主義”“消費主義”的怪圈,避免“頓頓有餘”的“舌尖上的浪費”,那麼社會主義這個“大家”才能日益興旺發達,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中贏得主動。
克己奉公濃“家味”。“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大力正作風、糾“四風”,一直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讓“過度”變為“適度”,以剛性的制度約束狠剎浪費之風,堅決清理整頓“舌尖上的浪費”“酒桌上的應酬”等問題,特別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讓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成為一種價值取向、一種精神狀態、一種生活方式。山珍海味再鮮美,也吃不出人間至味——家的味道,廚房中跳動著的火苗和升騰的蒸汽,煙火氣中洋溢著的都是家庭的幸福和滿足。我們要向“剩宴”説“不”,發揚傳播好涵養的“家”文化。(作者:黃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