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考結束警惕心理“太波動”

2020-07-14 09:54: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高考觀察】

  光明日報記者 陳鵬

  走下考場,湖北省通城縣一中高考生劉靜並沒有“解放”的感覺。在回家的路上,父女倆基本沒有交流。父親劉德傑説:“看得出她有些失落,但也不敢問她考得怎麼樣。”

  疫情期間居家復習,家人關於高考的言論都會讓劉靜感到焦躁。回校復課到參加高考兩個多月,並沒有緩解她心中的焦慮。高考前埋頭復習,復習安排以分鐘計算;如今閒下來,反倒讓她手足無措。“像是做了一個很長的夢,高考就結束了。”

  這屆考生“太難了”,種種不確定性,始終伴隨著他們。報考人數創歷史新高,因疫情而延期開考,部分地區還受到洪澇影響。

  面對這樣的特殊經歷,每個考生都可能經歷的恐慌、抑鬱、焦急大哭,並不意味著在考後就會全然不見。哪怕高考結束了,考生心理依然容易出現波動。家長和考生該如何應對?哪種心理調適方法更有效果?

  放鬆與狂歡不是一回事

  高考結束後,只在家安分待了一天,湖南考生吳天天就公佈了自己的出行計劃——和三個同學一塊去長沙,“玩三天三夜”。

  拗不過女兒,雖然有點擔心,吳天天的媽媽還是同意了。“最近幾個月一直復習,都沒放過一天假。孩子確實該放鬆放鬆。”只不過,她一再交代女兒,注意安全。

  和吳天天一樣,大多數考生在長期高壓過後,出現“強烈的補償心理”,狂吃、狂玩、狂睡,甚至熬夜打遊戲,選擇肆無忌憚地放鬆自己。

  “長期壓抑和焦慮之後,考生應該對緊張疲憊的狀態進行調整。但是,大部分考生把高考後的放鬆,理解成了狂歡。”華南理工大學心理學教授宋廣文認為,事實上,放鬆與狂歡不是一回事,放鬆是必需的,但狂歡往往會過度。

  “衝刺階段,爭分奪秒,考生們高考後身體都處在疲勞期,免疫力相對較低。宣泄過度,容易造成勞累,加劇疲乏而引發健康問題。”宋廣文建議,進行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自我發展的放鬆活動,例如旅遊、交友、運動。他還提醒家長,不能因為考試結束,任由著孩子們怎麼高興怎麼玩,家長們也要適度引導和監督。

   不要對成績和未來過度擔憂

  高考後,有位考生在知乎上發帖稱,“連續三天失眠,體重直下六斤”,“不敢對答案,不敢相信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害怕與夢想擦肩而過”。

  和“過度放鬆”相反,焦慮並未因為高考結束而消失。高考結束後,大家的視線會轉移到對考試分數的期待上來,“情緒心理出現新的變化”——擔憂考上目標大學的可能性。

  北京市十八中教師馬傑發現,“一些學生在等待成績的日子裏,多少還是會焦慮不安。特別是,平時成績較好的學生,因自我期待比較高,對完答案後,患得患失”。

  既然是考試,就會有成績高低。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認為,不要對成績和未來産生“災難性思維”,即過分看重高考和人生道路的關係,將高考成績作為預測未來發展的唯一基礎。

  “考得好未來發展就好,考不好就完蛋了,這是明顯的誤區。對年輕人而言,無論什麼時候,真正重要的是積極的心態。”彭凱平説。

  高考過後,從按部就班的軌道上脫離,考生們容易變得整天無所事事,空虛無聊。

  “此前因復習佔用了大量時間,高考後,考生應該多和朋友、家長互動交流,以彌補社會關係。”彭凱平還建議,可以列一個“興趣清單”,把那些以前想做卻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付諸行動。在這個過程中,也可結合對未來大學生活的預期做一些安排。這樣,既可以獲得快樂體驗,又能為與大學生活建立聯結做一點心理準備。

  “人從來不是被過去所決定,而是被未來所決定。”彭凱平説,在適度放鬆後,考生應著手考慮未來專業發展等問題,為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做好準備,以便適應大學階段獨立生活、學習的要求。

  警惕不良歸因心理

  疫情影響下的高考,成為有史以來最為特別的一次。

  “疫情讓孩子們不得不轉入網上備考,很多考生都覺得自己不夠自律,備考不充分,擔心考得不好。大家其實都一樣,站在同一起跑線。”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陳志文表示。

  根據中國教育線上發佈的《2020高招調查報告》顯示,今年高考報名人數大約與2008年的1050萬人相當,但2008年錄取人數只有565.9萬人。

  “今年如果高職繼續擴招,高考總錄取規模可能會在1000萬人左右,比2008年增長400萬人以上。”陳志文表示,“換句話説,高考錄取率正在逐年提升。考生和家長都沒必要過分緊張錄取的問題。”

  “疫情、洪災客觀存在,對人們的適應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不能怨天尤人。當然,在這樣的重大疫情面前,考生們心理有所波動也是正常現象,但絕不能因為客觀的困難或者一時考試成績的好壞,就産生破罐子破摔、放棄努力等消極心理。”宋廣文認為,“即便是高考成績因此受影響,也要警惕不良歸因心理:不能誇大疫情、洪災的影響。在心理學上,過分依賴外歸因,將自身的責任推卸或轉嫁到其他因素上,而不分析自身問題,意味著逃避,不能解決問題。”

  “儘管高考結束了,家長們還是應該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高考傳導的壓力,容易讓考生出現非理智行為,甚至出現跳樓、自殺等極端事件。陳志文提醒,如果孩子考得不好,原因可能很多,這時家長千萬不要嘮叨。可在填報志願或入學前,與孩子認真談一次話,探討未來人生的發展路徑,“目的是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

  一考不能定終身,勝負不在當下。在彭凱平看來,“高考是一個過去式,人生還有很多做選擇、判斷,需要付出努力的地方。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自我認識、不斷調整的過程。”

  (本文部分採訪對象採用化名)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14日 08版)

[責任編輯:樊繼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