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吐魯番市火焰山富民安居小區:團結互助故事多 個個暖心窩

2020-07-08 11:55: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日報記者 王 瑟

  文秀蘭放假了,她沒有回自己家,而是來到同住一個小區的艾爾肯叔叔家,給艾爾肯叔叔的孩子輔導功課。説起自己現在做的事,文秀蘭笑著説:“艾爾肯叔叔幫了我們很多,他常跟我們説,沒有翻不過去的火焰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幫助叔叔的孩子,讓他們學習更上一層樓。”

  文秀蘭的話裏,透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兩年前,文秀蘭的爸爸患上重病無錢醫治,家中還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所有的重擔都壓在她的媽媽伍華瓊一人身上。艾爾肯知道後,帶上慰問品來到她家,自掏腰包為她們付學費,還幫伍華瓊在餐廳找了一份工作,讓這個困難家庭有了歡笑聲。

  文秀蘭所住的小區叫吐魯番市火焰山富民安居小區。5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戈壁灘,如今已是居住著漢、回、維吾爾、土家、蒙古、哈薩克等多個民族的小區,轄區各民族來自吐魯番市不同的鄉鎮,相互嵌入式的居住讓各民族用愛心共築“同心圓”,共創美好的社會。

  在艾爾肯等社區居民的關心關愛和幫助下,伍華瓊一家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文秀蘭也加入到幫助他人的隊伍中。她説:“艾爾肯叔叔和社區的叔叔阿姨幫我們渡過難關,我們始終銘記在心,也讓我懂得民族團結的真正含義。”

  2016年的一個夏日,居民陳德元的母親徐兆蘭在照看81歲的偏癱老伴時不小心摔倒。恰逢當天下午社區幹部入戶走訪,看到兩位老人躺在床上,已有大半天沒吃東西。社區幹部迅速將兩位老人送進醫院。徐兆蘭右腿骨折,需要臥床休息3個月,但他們唯一的兒子在克拉瑪依工作,沒辦法趕回來照顧兩位老人。

  社區居民得知後,自發組建愛心小組,照顧兩位老人的日常起居。社區附近塞外香辣子雞餐廳回族小夥馬林得知情況後,自願加入這場愛心接力,承擔起兩位老人的一日三餐。他每天都想著法子為老人改善伙食,準時把做好的手抓飯、拌面、湯飯送到家裏,這一送就是3個多月。當社區要給他結賬時,他卻説:“不要談錢,這是我心甘情願的。只要是有困難的人,我都願意去幫助,以後我還會這麼做。”

  遠在克拉瑪依的陳德元聽説這些事後深受感動,放棄克拉瑪依的高薪工作,帶著妻子孩子回家定居,悉心照料父母。回到家的陳德元加入到社區這個大家庭,誰家漏水了、哪家電燈壞了、老人出門困難了,陳德元都會提供幫助。他説:“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要盡我所能,為小區群眾做點事,我們是永遠不分離的一家人。”

  正是社區裏發生的這些點點滴滴匯聚成的感人故事,感染了生活在社區裏的每一個人,各族居民一個接一個地加入到民族團結大家庭中,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真心相待,形成了人人爭當民族團結先進、戶戶爭創民族團結模範的良好氛圍,社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不斷攀升。2016年,火焰山社區被評為“高昌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2017年被評為“吐魯番市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2018年被評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2019年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榮譽稱號。

  吐魯番市多年來堅持全民行動、幹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把民族團結教育貫穿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各個環節、各個方面,推動有條件的學校、幼兒園實行民漢合校、混合編班、混合住宿,讓各族青少年從小玩在一起、學在一起、成長在一起。全市現有嵌入式居住村(社區)212個、小區396個,74個漢族支邊隊(組)與周邊少數民族聚居村結成友好鄰居,3.99萬人組成4244個民族團結進步互助組,形成了各族群眾親如一家的良好氛圍。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08日 10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