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收官之年 三大分戰場傳來這些捷報
近日,2019年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監測報告出爐,浙江省以96.39分的成績名列第一。
據了解,本次監測由農業農村部委託第三方機構執行,以實地考察、問卷調查和入戶調查3種方式進行,考察內容涉及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廁所改造、農業生産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6項重點工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廣大農民福祉和農村社會文明和諧。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深入推進,一幅幅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畫卷在祖國大地上徐徐展開。新時代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什麼樣?讓我們走進一個個美麗鄉村,感受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人居環境的新變化。
15年久久為功 “千萬工程”走向全國
每天清晨,浙江省德清縣蠡山村環衛工人沈小土都會準時來到當地村民家門口回收廚余垃圾。垃圾桶稱重後,他就把數據記錄在“積分卡”上,每1公斤兌換1個積分。拿著積分卡可以到村裏的“垃圾分類公益超市”兌換一塊肥皂和一支牙刷。
“以前這些人家拿出來的垃圾雜七雜八,全都放在一起,尼龍袋、酒瓶、鉛絲什麼都有。”沈小土説,“現在多數人家都很乾淨,倒出來的都是純垃圾。”像沈小土一樣,看著村裏的環境一天天變好,村民們也自覺成了環境的維護者。
這個普通浙江人的日常舉動,是該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以下簡稱“千萬工程”)的成果之一。當地人還記得,2018年9月27日,這項工程斬獲了聯合國最高環境榮譽——“地球衛士”中的“激勵與行動獎”。
發軔于2003年的“千萬工程”起步早、方向準、舉措實、成效好。浙江省15年間久久為功、層層推進,實現了一個階段性目標後,又奔向另一個新目標,勢頭持續不減,最終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
2018年10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浙江“千萬工程”起步早、方向準、成效好,不僅對全國有示範作用,在國際上也得到認可。要深入總結經驗,指導督促各地朝著既定目標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不斷譜寫美麗中國建設的新篇章。
2019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報告》,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千萬工程”給農村人居環境帶來了哪些改變?這一點,老百姓最有發言權。湖州市安吉縣魯家村村民裘麗琴,談起浙江鄉村的變遷時表示:“我是一名家庭主婦,過去每天要提著重重的污水桶走到很遠的地方倒掉。現在管網接到了家裏,我再也不用倒污水,村子也變得更美了。感謝‘千萬工程’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
讓盆景變風景 “廁所革命”有了政策支援
自從“一個木桶搭兩塊板”的老舊糞坑升級成蹲式馬桶後,湖南湘西姚本宏的孫子就不再排斥從縣城回村裏過寒暑假了。在湖南,像姚本宏家這樣,乾淨的沖水馬桶取代刺鼻的糞坑已是普遍現象,這裡也成為全國農村“廁所革命”成效的縮影。
小廁所關係著大民生。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改廁十分關心,幾次作出重要批示。他多次強調,隨著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新農村建設也要不斷推進,要來個“廁所革命”,讓農村群眾用上衛生的廁所。
那麼,這如何整治?去年兩會期間,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作了回答。在“部長通道”,有記者替山東萊陽農民王巧麗向部長提了個問題:我在過年走親戚時看到別的村廁所建得很好,農村廁所改造有沒有支援政策?請問未來農業農村部將採取怎樣的措施推動“廁所革命”?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城鄉差距大的表徵之一,便是農村人居環境亟須改善,“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情況影響著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韓長賦表示:“今年要推動全國三萬個村莊,大體上是一千萬的農戶實現改廁,中央財政計劃安排70億元支援這項工作。還有兩項是農村垃圾和污水問題,要建立垃圾收運和污水治理體系。”
記者了解到,去年村莊清潔行動啟動,清理陳年垃圾、清理村內溝塘、清理畜禽糞污等農業生産廢棄物的工作擺上桌面。
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截至去年底全國90%的村莊已開展了清潔行動,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了84%的行政村,近30%的農戶生活污水得到管控,污水亂排現象明顯減少,一大批村莊村容村貌明顯改觀。
“千萬工程”帶給人們的啟示之一是久久為功。“廁所革命”之難在於改變中國農村幾千年的生活習慣,勢必要一年接著一年幹,由點到面地推,讓盆景變成風景。
實現“清水繞人家” 增強村民環保意識
“過去村裏的污水都是靠自然蒸發,現在隨著村污水管網的鋪設和大型生態污水處理池的建成使用,污水有了‘出路’,村裏再沒有污水的臭味了。”在河北省邯鄲市天台山村黨支部書記盧振生看來,改變源於大型生態污水處理池的投入使用,日處理污水能力達到500噸,能集中處理天台山村以及周邊2個村落的污水。
生活污水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任務之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這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去年7月初,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九部委推出《關於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指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仍然是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的短板,面臨著思想認識和資金投入不到位、工作進展不平衡、管護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提出要因地制宜採用污染治理與資源利用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建設模式和處理工藝。
頂層設計之下,北京、浙江、遼寧等國內各地陸續發佈推進村鎮污水治理的政策。
在浙江省建德市,當地探索了一條高濃度廢水治理路徑,實現了將廢水變“肥水”的資源化利用,還嘗試推行農村污水“排污許可”制度,在全省探索出一條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減負”的新途徑。
在山東,當地推廣“建設運營一體、區域連片治理”的污水治理模式,逐步實現縣域內村鎮潛水治理項目建設運營一體化;同時,探索建設分散式小型污水處理設備。目前,山東省90%的鄉鎮建有污水處理設施,24.5%的建制村生活污水得到處理,按照計劃,今年50%以上的村莊生活污水得到處理。
在內蒙古自治區,首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污染物排放標準已經于4月1日開始實施。該標準採取嚴格措施保證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作,並規定了農村牧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排放控制要求,意在改變農村牧區污水橫流、亂排亂放的狀況。
如果説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仗”,那麼村容村貌、污水處理、廁所革命無疑是三個分戰場,三者的成敗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落地的關鍵。好在,當下各地已經交出了部分答卷。
2020年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的最後一年。按照目標,今年要“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乾淨整潔有序,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時間緊,任務重,各地能否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我們也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