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成為暗夜裏的光束——我在葡萄牙的抗疫故事
2020年4月6日,張靜靜,這束“暗夜裏的光”熄滅了。在她英雄般的事跡外,對我觸動最深的是她的丈夫因援助非洲而難以及時回國見自己妻子的最後一面,這一幕讓同樣深處海外抗疫一線的我感同身受。
當前正處於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期,作為駐外人員,我的工作位置也逐步從支援國內抗疫的“後方”轉變為防控疫情的前沿。曾有人半開玩笑得説在海外抗疫是“打滿全場”,這確實有自嘲的成分,但個中滋味也只有親歷者才能有所體會。
作為文化外交官,無法兼顧工作陪伴家人過年早已是家常便飯,對於葡萄牙來説更是如此。“歡樂春節”是每年規模最大的中葡文化交流活動,不僅華人同胞十分重視,當地民眾也都翹首以盼。早在去年10月,我們便開始和國內外多方洽談聯繫,力爭讓2020年的活動更進一層,當時我每天忙到天昏地暗的狀態至今難忘。但也就在萬事俱備,大戲即將上演之時,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傳了過來。
作為“非典”的親歷者,彼時應對疫情的緊張焦慮又一次從記憶深處涌了上來,但更讓我心慌的是恰逢家人大病初愈,本已安排妥當的一切,卻因疫情又陷入了無盡的“未知”。不斷刷新的感染情況、尚未痊癒的家人至親,緊鑼密鼓的工作任務讓首任常駐的我第一次體會到了無法言説的緊張與無力,也第一次獨自流下了思鄉的淚水。
“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因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當往日那受盡呵護的“小孩”終於要成長為替他人負重的“大人”時,心中的惶恐與不安猛然將自己拉入了漆黑的暗夜。但也就在那時,我突然感受到一束耀眼的光照在了我的臉上。在光中,我看到了很多面孔:有不顧一切在武漢奮戰的醫生護士,有在異鄉期待歡度春節的華人同胞,也有一個初入職場,稚氣尚存的青年正對著國旗鄭重地宣出要為之奮鬥一生的誓言:“忠誠、使命、奉獻”。那光是如此得溫暖,我抹去臉上的淚水,決心去追逐。
於是,從葡南部城市拉戈阿到首都裏斯本再到北部華人重鎮維拉貢德,從演員翻譯到現場協調再到節目主持,白天我在不同地點肩負著不同崗位,有條不紊推進“歡樂春節”項目實施,晚上借助時差與微信,我盡力安撫陪伴國內家人,並及時為他們整理疫情防治資訊。最終,橫跨葡北中南三地的春節活動圓滿舉辦,反響熱烈,在弘揚中華文化的同時也有效撫慰了當地疫情緊張情緒。當陽光傾瀉到現場中葡民眾那一張張洋溢著幸福與喜悅的笑臉時,我原本惶恐的心突然安定了下來,那一刻,我又一次看到了在黑暗中為我引路的光。
在此之後,我們又投入到一項項抗疫工作當中,力促兩國文教抗疫合作,而那橫亙500餘年的中葡友誼也不負眾望,在此刻又煥發出奪目的光彩:裏斯本大學維爾吉尼婭教授、科英布拉大學法爾康校長高度評價中國抗疫並向中國留學生表示關心慰問,葡萄牙導演卡洛斯在裏斯本主要商區與華人青年同過往行人擁抱擊掌,並將此拍攝為聲援中國抗疫的紀錄片;葡萄牙著名足球隊本菲卡在葡超聯賽上打出“中國加油,我們與你同在!” 巨幅橫幅,用特殊的開場儀式向中國傳達出最美好的祝願。
但就在3月2日,大家一直擔憂的事還是發生了,葡萄牙宣佈首例新冠肺炎病例。雖然有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前車之鑒”,葡萄牙政府也相對及時得採取了對應措施,但每日新增確診病例仍以超乎我想像的速度從幾例到幾十例再蔓延到幾百例,甚至一度破千。隨著疫情形勢不斷嚴峻,葡萄牙從全國“警戒狀態”進入“緊急狀態”,高校和大中小學也開始了停課,而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在葡中國留學生。
為在葡中國留學生分發防疫物資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6年前,我第一次以留學生的身份踏上葡萄牙的土地,當時既有新鮮美好的經歷,也深刻體會了獨自在外求學那無處訴説的孤單與不安。所以,此時此刻我對中國留學生們的不易和艱辛感同身受。在使館領導下,我們專門為留學生開闢了24小時服務專線,為學生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答疑解惑。疫情的加劇也造成了當地口罩等醫用防疫物資的供不應求,使館克服困難從中國國內籌措到一批醫用口罩等防護物資。我們第一時間與葡全國學聯和各地學聯展開聯絡,努力將有限的防疫物資用好用實,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們的需求,並通過當地華人僑胞和我們自駕等各種方式,盡可能避免學生個人外出,最大限度降低同學們的健康風險。當看到留學生們拿到物資後的喜悅,我仿佛看到了6年前的我,從他們身上我又發現了那束我追逐的光。
“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這份來自習總書記的肯定讓我內心感到無比的溫暖與力量。在此次舉國抗疫大戰中,我認識到了許許多多同在前沿一線奮戰的年輕人,有推遲婚禮上戰場的準新郎,有忍痛放下嗷嗷待哺的女兒毅然走進隔離區的護士寶媽,也有為讓醫護人員吃上熱飯而不顧感染風險的“雨衣妹妹”……。在他們眼裏,我再次看到了我所追逐的光,那光中透著勇氣、透著信仰、透著覺悟。或許,他們也在追逐光吧?在追逐中,那些可能還在為買房、育兒、家庭瑣事而煩惱的年輕人不知不覺化身為一束束刺破暗夜為社會帶來希望的耀眼光芒,繼續為眾人所追逐,為我所追逐。(作者為中國駐葡萄牙大使館文化處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