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疫情中美國歧視和攻擊亞裔現象抬頭 留學生遭遇令人擔憂

2020-04-17 12:5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 “疫情暴發以來,你有遭遇過歧視行為嗎?”新華社記者將這個問題拋到幾個留美學生群後,收到的答案令人擔憂。

  不少人坦言,疫情在美國暴發以來,感覺針對亞洲面孔的歧視行為明顯增多,馬路上,公交車上,餐廳裏,甚至校園內……

  疫情中的歧視現象,成因是複雜多面的。一方面,近年來美國種族歧視現象抬頭,社會撕裂加劇。另一方面,以一些美國政客為代表的“抹黑黨”頻繁借疫情污名化、抹黑中國,顛倒黑白、煽風點火,起到很大的負面作用。

  從歧視言論到仇恨犯罪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一所大學讀三年級的韓同學對記者説,三個星期前,自己與室友在校園中步行,一輛車突然停在身邊,車上兩個人搖下車窗,喊了一句針對華人的侮辱性詞語後驅車離去。

  “在疫情暴發前,我本人沒有覺得受過歧視,但近來明顯感到類似歧視現象增加。”

  在美國費城一所高校就讀的鄧同學告訴記者,她因為在馬路上佩戴口罩而被人騷擾,這一經歷讓她感到“失落”。

  在美國紐約州一所高校讀大四的馬同學則是在機場遇到不快。4月11日,她和幾名同學經由洛杉磯轉機,因擔心路上被感染,特意佩戴護目鏡、口罩和手套,顯得比較“特別”。一名同機的白人女乘客衝過來質問,是不是因為生病了才這樣穿著,即便聽到否定的答案仍一臉懷疑,不肯罷休。

  不僅留學生和華僑華人可能面臨歧視言行,美國亞裔群體同樣如此。

  美國媒體《紐約客》美籍華人記者樊嘉揚在推特上説,自己出門扔垃圾時用中文打電話,就有一名男子對她大喊“該死的華人”。

  據美國媒體報道,歧視不止于言論,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尤其是暴力行為令人震驚。

  3月14日,一名19歲男子在得州一家超市內,持刀傷害兩名2歲和6歲的亞裔兒童。

  4月6日,一名亞裔女性在紐約自家門口被一個不明身份男子潑酸液,造成大面積燒傷。

  FBI警告歧視行為或將激增

  美國聯邦調查局休斯敦辦公室日前向地方執法機構提供了一份分析報告,給出警告:“受新冠疫情蔓延影響,聯邦調查局預測,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會在全美呈現上升趨勢,並對美國亞裔群體造成威脅。”

  另據舊金山州立大學的統計結果,在2月9日至3月7日之間,與歧視亞裔有關的新聞報道增長了50%。考慮到一般比較嚴重的事件才會吸引媒體報道,現實生活中針對亞裔的言行暴力或許更多。

  一些亞裔團體已自發建立了“停止仇恨亞裔”的網站,收集相關事例。數據顯示,網站3月19日創辦後的兩周內就收到了超過1100例對仇恨行為的報告。

  為了加強自我保護,紐約一些亞裔群體在臉書上成立了互助小組,比如,不敢獨自乘坐地鐵的人可以搭伴。華盛頓特區的槍支店老闆説,不少美籍華人開始購買槍支,而往常他們並不是主要客戶。

  “醜陋的衝動和危險的無知”

  針對亞裔的歧視及暴力行為在美國受到輿論一致批評。

  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拜登日前發表聲明譴責針對亞裔的歧視行為。“這些噁心的歧視行為必須停止。這種行為的背後是醜陋的衝動和危險的無知。”

  美國參議院十多名議員也簽署聯名信,“為了減少在疫情當中産生的仇視亞裔的情緒,要求美國民權委員會立即發佈指導性文件”,併發送至美國國務院和國土安全部等部門。

  美國當地時間4月15日,近200位美國外交政策學者、前外交官在《今日美國報》上發表聯名信説,近來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和暴力襲擊應為美國敲響警鐘,類似“中國病毒”的用詞只會加劇歧視現象,令亞裔群體人身安全受到更大威脅。

  簽名者包括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美國前駐華大使溫斯頓洛德、國務院前負責東亞事務的代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等。(記者:劉陽、劉品然)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