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信任、信心:疫情防控下社會心態的核心影響因素
編者按
當前,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有力開展。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涉及社會心態治理、心理危機干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等方面。本版今天刊發的3篇文章,從實際調查、經驗總結和理論闡釋的角度,分析疫情防控下社會心態的核心影響因素、心理學在疫情防控中的應有作為,以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法治化的實現路徑,希望能對疫情防控提供有益參考,為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準提供學理支撐。
社會心態是在不同個人心理交匯、融合、相互影響、交互感染基礎上形成的,它以個體心理為基礎,但又與個體心理有著本質上的差異。社會心態就像一個無形的能量場,影響著個人和全社會的心理和行為。近期,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民眾的個人心理普遍處於應激的憂慮和恐懼狀態,相應地,社會心態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此背景下,我們不僅應重視醫療救治、物資保障等有形手段,也應充分重視建設積極的社會心態這一無形手段,有效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要求,妥善引導社會心態朝著有利於疫情防控的方向發展。
疫情背景下社會心態的突出特徵與認知路徑
疫情下的社會心態與平素有所不同。其突出特徵在於,受疫情緊急和風險程度高的影響,這一階段的社會心態往往表現得更為突出和外顯,更容易隨著事態發展而快速發生變化,更容易受民眾普遍擔憂、恐懼等負向情緒的影響和干擾,從而表現出一定的認知偏差、態度偏頗、行為異常。因此,對於疫情防控來説,建設積極社會心態至關重要。一般而言,對疫情下社會心態的認識,可以從疫情認知、疫情下的情緒、疫情中個體需要的滿足、人們在疫情中表現出的價值理念、疫情防控行為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為了了解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社會心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在春節前開始進行社會心態的持續調查,目前已回收了兩輪數據。第一輪的調查時間是農曆大年三十(1月24日)下午到農曆正月初一(1月25日)中午,第二輪的調查時間是農曆正月初一(1月25日)下午到農曆正月初五(1月29日)中午。這兩輪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疫情風險的認知,疫情的社會情緒反應,疫情關注和重視的程度,疫情防控措施,對國家、政府、醫療機構、全社會疫情防控措施的評價,資訊公開評價,資訊渠道和信任度,以及對政府部門、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疫情防控工作的滿意度和信心等。從兩輪調查數據的比較看,資訊、信任和信心是疫情防控中社會心態的核心影響因素。
資訊決定著對疫情風險的認知水準,公開透明的資訊是積極社會心態調控的基礎和著力點
社會認知是社會心態的重要指標,而社會認知的依據是資訊。因此,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狀況及其防控的認知取決於全社會對疫情相關資訊的獲取,主要內容包括:疫情資訊獲取渠道是否暢通,疫情資訊公開是否及時,疫情資訊是否準確,疫情防控的資訊是否透明,疫情資訊可得性的強弱,以及不實疫情資訊的澄清、過濾和消除機制是否科學合理等。
在應對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過程中,一個觀念被社會普遍接受——“資訊公開就是最好的‘疫苗’”。國外的相關研究也證明,媒體報道增加10倍,疾病的感染數量就會減少三分之一。我們的第一輪調查數據顯示,37.6%的民眾認為疫情初期資訊的公開比較滯後;40%的民眾表示資訊公開的透明程度比較低。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隨著主流媒體對疫情報道的增加,以及各種媒體相繼開通了不同形式的資訊獲取通道,民眾獲取疫情資訊的能力得到顯著增強;特別是來自疫區一線的政府官員和醫學專家定期召開新聞發佈會,明顯改善了疫情資訊的公開程度。受此影響,幾天后的第二輪調查數據顯示,民眾認為疫情資訊公開及時的比例從48.6%上升到了64.1%,認為疫情資訊透明的比例從50.1%上升到了66.6%。
我們的調查還發現,微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疫情資訊最重要的途徑,報紙、電視臺等發佈的資訊也大量借助網路渠道傳播。因此,要想用好主流媒體公信力高的優勢,並使之在資訊公開和輿論監督中發揮更大作用,就必須高度重視網路的作用。此外,根據調查,在疫情防控中,民眾希望了解的資訊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自己、家人、親友所在區域的疫情或潛在風險,關於疫情感染、擴散情況的資訊和統計數據,政府部門、有關機構採取的應對、防控、治理等措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相關部門應著力提高這些資訊的可得性。
隨著全國疫情防控的升級,目前,有關疫情的資訊可謂鋪天蓋地,並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資訊過載現象。但對於沒有資訊辨別力的人來説,資訊過載與資訊缺失造成的結果是相似的。為此,主流媒體應積極發聲,相關部門應引導民眾關注權威資訊發佈渠道,並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保證資訊的科學、準確、精細、易得,無死角覆蓋文化程度低的群體、農村偏遠地區。
信任是社會的潤滑劑,是不確定環境下社會秩序的保證,只有增進社會互信才能有效應對非常時期的困難挑戰
社會學理論認為,在風險社會下更需要擴大信任儲備,這是因為,在當今社會,無論是社會系統的運作、組織的運作,還是技術系統,其複雜程度都是多數人難以理解的,信任對多數人來説是首選的策略。新型冠狀病毒是人類未知的病毒,醫學界也才剛剛在疫情中逐漸開始認識它,摸索著對付它。在此背景下,全社會都應該信任醫學科學研究者,信任疾病控制專家和醫務工作者。面對突發的疫情,社會系統和組織難免會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問題和運轉不暢,政府一定要以坦誠和開放的態度面對社會,接受民眾監督,才能贏得民眾信任。必須認識到,資訊公開程度是民眾對政府信任水準的重要影響因素。
信任是一種資源,社會各界都應該增進互信,目前這樣的特殊時期更應該如此。我們的第一輪調查顯示,被調查的武漢居民中有53.85%認為“公共交通停運、關閉離漢通道”措施非常有必要,36.36%認為有必要,兩項相加比例高達90.21%。武漢居民為阻斷疫情向全國蔓延作出了巨大的奉獻與犧牲,展現了以大局為重的擔當精神。全社會都應加大對武漢的支援力度,不僅要調配相關物資予以支援,也要增進信任共克時艱。應防止社會上與網路上出現不和諧的聲音和行為,破壞社會信任,從而不利於疫情防控。
兩輪調查數據也顯示,疫情防控全面升級以來,民眾對政府部門發佈的疫情表示信任的比例從76%增加到85.6%,對主流媒體的信任顯著提升,對中央媒體信任的比例從89.5%增加到93.3%,對地方新聞媒體信任的比例從75.6%增加到84.2%。我們應當善於把這種彌足珍貴的信任轉化為社會秩序的穩定劑,轉化為眾志成城應對非常時期困難挑戰的強大動力。
信心是社會心態中最寶貴的資源,只有增強信心才能真正凝聚社會力量、同心抗擊疫情
信心不是孤立産生的,它是以對疫情風險理性的認知,以對政府、商業機構、社會組織、醫療機構等在疫情防控中表現的評價為基礎的,是建立在政府、社會組織、醫學科研與醫療機構、廣大民眾等的互信基礎之上的。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此後,31個省區市先後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社會各界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在此背景下,社會心態表現越發趨於積極,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民眾對地方政府部門在近期疫情防控中的表現給予肯定。例如,被調查者對疾控專家、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的滿意度一直保持在90%以上;民眾對政府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滿意度提升至七成左右。在應對本次疫情過程中,政府部門、醫療機構的工作也增強了民眾的信心。民眾對政府部門的信心從70.5%增加到了84.1%;對醫護人員的信心從93.8%上升到96.4%;對科研人員的信心從94.3%上升到了96.9%;對社會公眾的信心從56.1%上升到了71.5%。
為此,應珍惜民眾抗擊疫情的信心,主動關切民眾,特別是關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和疫區民眾的生活;保護醫護人員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增進醫患信任,改善醫護人員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激發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切實滿足民眾對疫情防控的期待,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徹底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