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大江時評:科學防治,匯聚起“戰疫”的強大力量

2020-02-06 18:18:00
來源:中國江西網
字號

  “要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保障醫療防護物資供應,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這是當前防控工作的突出任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月3日召開會議,聽取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關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的匯報,研究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強調,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盡快找差距、補短板,切實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科學防治,需要科學的調度和指揮。疫情來勢洶洶,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聯防聯控機制的指揮。疫情防控不只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項工作都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支持。企業加班加點生產,軍隊高效投送疫情防控物資,各地醫務人員集結、馳援武漢,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迅速建成並交付使用......這些都離不開全國統一調度指揮。這充分證明,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們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係的一個顯著優勢,也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法寶。

  科學防治,需要科學的方法和技術。疫情來勢洶洶,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渴望跑贏疫情。戰勝疫情的關鍵就是要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阻斷疫情蔓延擴散;同時提高醫療救治效果、降低死亡率。隨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不斷深入,一些好消息不斷傳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不斷病愈出院;科學攻關團隊發現了可能有治療作用的藥物;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意味著對疾病認識的深入和診療經驗的積累都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我們要加快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的長效機制,讓疫情這個魔鬼無處藏身。

  科學防治,需要科學的精神和態度。疫情來勢洶洶,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科學理性。在全民戰“疫”之時,有些地方出現一些非理性恐慌苗頭——瘋狂搶購口罩、酒精、消毒液乃至雙黃連口服液;一些“土法上馬”的民間防疫辦法在網上流行;一些地方為防疫,挖斷道路、中斷交通、盲目拒斥外來人員......這些不科學不理性的過激做法,不利于全民同心抗疫的大局。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應做好科學防護,我們普通人,保護好自己就是對防疫最好的貢獻。面對當前疫情傳播仍呈擴散態勢,我們必須堅持科學態度、理性思維,相信科學的力量,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科學防治、理性應對的社會氛圍,以實際行動支持疫情防控。

  科學防治,重在科學。目前,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期,此刻最忌疲憊懈怠、心浮氣躁,仍應以時不我待的憂患意識、科學理性的態度,出實招求實效,組織各方力量、凝聚社會合力、做好各項工作,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後勝利!

  文/涂林

[責任編輯:全志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