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如期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2019-12-12 18:59:00
來源:南方網
字號

  “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國95%左右現行標準的貧困人口將實現脫貧,90%以上的貧困縣將實現摘帽,再經過2020年一年的努力,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得到歷史性解決。”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説,在發展中國家,只有中國實現了快速發展和大規模減貧同步,貧困人口共用改革發展成果,彰顯了中國共産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把扶貧開發工作提升至治國理政新高度,廣泛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推進實施精準扶貧方略,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績。據統計,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8年底的1660萬人,累計減少8239萬人。

  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之路,來源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戰略思想。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同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圍坐在一起,親切地拉家常、話發展,在這裡他首次提出“精準扶貧”。此後,“精準扶貧”迅速傳遍大江南北,成為中國脫貧攻堅最重要的關鍵詞,一場精準扶貧的攻堅戰在貧困地區全面展開。“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毫無疑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內涵豐富,意旨高遠,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理論指引和思想指南。

  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之路,來源於産業支撐、精準施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産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從‘生産發展’到‘産業興旺’,反映了農業農村經濟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加快優化升級、促進産業融合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産業扶貧方式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中央佈局的脫貧攻堅戰“五個一批”工程中,産業扶貧是處於第一位置的工程。據統計,近年來,我國加大對貧困地區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共實施扶貧産業項目超98萬個,累計建成各類扶貧産業基地10萬個以上。可見,産業扶貧、扶志扶智,才能為脫貧攻堅提供源源不斷的可持續內生動力,才能防止返貧,鞏固脫貧成果。

  中國特色扶貧開發之路,來源於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眾志成城。人心齊,泰山移。黨的十八大以來,五級書記抓扶貧,形成強有力的領導。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舉國之力大攻堅。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奔赴脫貧一線,與貧困群眾匯成強大合力。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很多的仁人志士也都加入到脫貧攻堅的行列,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扶貧格局。此外,廣大貧困群眾秉承“不等、不靠”的積極主動思想,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形成了“領導領著幹,幹部搶著幹,群眾跟著幹”的幹事創業濃厚氛圍。毫無疑問,帶領廣大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成為黨和國家的一個施政目標,這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辦成事的優勢。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脫貧攻堅戰的決戰決勝期,要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抓實脫貧攻堅,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克服一個個困難,攻下一座座堡壘,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南方網安子州)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