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制度供給 促進高水準開放
作者:何立勝(中國浦東幹部學院教務部主任、教授)
習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將繼續針對制約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在關鍵環節和重要領域加快改革步伐,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高水準開放、高品質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中國越融入經濟全球化、越深度參與國際競爭,越需要以規則等制度型的開放為基礎,以法治化、市場化手段推進深層次、寬領域、高水準開放;中國越主動選擇規則等制度型開放,就越能主動參與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的修訂完善,也越能增強我國在國際經貿規則重構中的話語權,越能夠引領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
一
推進制度型開放,旨在建立一個以公平、透明、規範等為根本特徵的現代開放市場經濟體制。從規制層面,實現制度型開放的主要標準是國內投資、貿易等規則與國際通行規則的銜接或接軌,保持國內外市場主體監管的一致性。我國近期陸續出臺《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産業目錄(2019年版)》,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將於2020年1月1號正式實施,這些都是推進制度型開放的重要舉措。我國通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徹底改變了以往逐案審批模式,明確取消了外國投資審批程式。外國投資者可與境內投資者在相同條件下投資,無須另經審批或受到特定的行業限制,這使得外資管理制度更加透明、更具可預見性。
推進制度型開放,要在經貿規則、法律規範、政府服務、運作模式等方面探路先行,推動國內相關經濟體制及法律體系的變革優化。中國一直致力於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厘清政府與市場的法律邊界,給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完善“負面清單+非違規不干預”的制度設計,優化制度供給,提升管理透明度。如,即將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規定,凡是在中國境內註冊的企業都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等,都是國際通行做法。
推進制度型開放,要進一步發揮好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功能,即進一步發揮好自貿試驗區開放“試驗田”作用,以自貿試驗區為平臺,推進制度創新,大膽試、大膽闖、勇於改,構建高水準開放的制度體系。自貿試驗區是制度創新的高地,是促進“開放升級”與“體制改革深化”的平臺。很顯然,我國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不僅僅是自貿試驗區數量上的增加,也不簡單是自貿試驗區面積上的擴容,而是推進投資、貿易便利化、自由化的制度安排,是制度創新的新佈局,是以高水準開放促改革深化的試驗田,是促使自貿試驗新片區與高水準貿易投資規則銜接的新平臺,是制度型開放、創新的一項極具理論與實踐價值探索的破冰之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核心任務是制度創新”,“聚焦商事制度、貿易監管制度、金融開放創新制度、事中事後監管制度等,率先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加快形成公平、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
推進制度型開放,要求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我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法規體系建設的重點是要在保護産權、維護公平競爭等核心問題上下功夫,確保法規政策體現穩定性、透明性、可持續性,讓投資經營者可把握、可衡量、可預期、可信賴。如,繼續深化政府在市場準入、産業政策、市場競爭、環境保護、智慧財産權保護、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的改革,加快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産業監管模式;強調對待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實現規則平等、權力平等、機會平等,完善投資備案制、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實現監管方式轉變,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貿易便利化制度,構建環境保護、勞工保護、引資優惠政策、本土化程度、技術門檻、爭端協調機制等國際投資協定談判議題的風險防禦體系;積極建立一套與國際高標準貿易投資規則相接軌的基本制度框架和行政管理體系,促進以競爭性政策為基礎的高水準開放,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地位,創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
二
推進制度型開放,有利於進一步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現代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尤其是現代資訊技術廣泛運用,降低了要素成本的重要性,使得全球産業價值鏈競爭的重點轉向制度交易成本。只有通過高水準開放吸收引進專業化的資源要素(如科技、人才、企業、規則)等“增量”變革,撬動要素結構、産業結構等“存量”的優化,才能進一步壯大國際化企業,培育國際化産業園區,搭建國際化合作平臺,提升産業國際競爭力。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並向産業價值鏈高端邁進,研發和創新密集型産業對全球投資具有巨大吸引力。以內需驅動為主的增長模式作用越來越大,國內市場大規模、多元化、不斷升級的需求將讓全球其他經濟體受益,吸引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而中國加快擴大金融、通信、文化等領域的對外開放,無疑會有利於引入全球競爭,提高市場效率,提高消費者福利,在推動消費升級的同時加速産業升級。
推進制度型開放,有利於進一步加強中國與世界的聯繫。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新發佈的“MGI中國—世界經濟依存度指數”顯示,世界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相對有所上升,中國對世界經濟的依存度則相對降低,世界各國也隨之開始重新審視這種關係。從經濟體量上看,中國已躋身全球大國之列,但仍有與世界加強經濟融合的空間。近年來,中國對高品質産品與服務的消費能力增長迅速,正逐漸從製造大國向消費大國轉變,跨國企業在中國消費市場的滲透率已遠高於世界平均水準。作為中間品貿易大國,中國與全球産業價值鏈已形成深度互嵌格局。貿易結構中的資本品貿易大幅上升,也在改變著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格局。近期我國出臺的一系列對外開放的政策法規,是在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國際經貿秩序面臨重大挑戰的背景下,堅定維護全球多邊主義、自由貿易投資體系,主動引領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進一步彰顯了我國推進制度型開放的鮮明態度,有利於中國在新一輪開放中重構與世界的關係,主動對接乃至引領制定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進而成為全球要素資源流動的高地,也有利於打造全球一流的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光明日報》( 2019年11月15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