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學時代”的上海作為:把開放創新的“火”點得更旺
把開放創新的“火”點得更旺
“大科學時代”的上海作為
近70位頂尖科學家與會,再創“亞洲之最”;新晉諾獎得主中4位來華;父子諾獎得主、夫妻諾獎得主共同亮相……29日,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科創熱土臨港開幕,圍繞“科技,為了人類共同命運”這一主題,聚焦基礎科研、青年成長和國際合作。
以這場與科學、與世界、與未來的頂尖“科學之約”為契機,上海正以更前瞻性的視野和更開放的胸懷,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路,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打造世界版圖中的“東方科技方陣”。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上海會堅定走科技創新共贏、多贏之路,把開放的“門”打得更開、把創新的“火”點得更旺、把包容的生態建得更好,讓科技創新煥發出更加彭勃的生機。
聚焦原始創新
搭建頂尖科學家“朋友圈”
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已進入全球開放、協同創新的“大科學時代”。尤其是在諾貝爾獎等頂尖科技舞臺上,國際協作的“朋友圈”越建越大。
今年新晉的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是最鮮活的案例——在“最先一公里”的發現上,做出重要貢獻的華人科學家王廣良,畢業于原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在“最後一公里”的轉化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團隊,將這一發現用於新藥創新,在中國率先上市。
上海搭臺,讓紛至遝來的科學家,在這一創新熱土上,摩拳擦掌。通過一年一次的科學家聚會,一個更廣泛、更創新的“朋友圈”孕育而生,助力更大程度開放上海大科學設施,發起和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路。
去年論壇上成立的首個世界頂尖科學家科學社區,剛剛正式“劇透”了規劃方案。除展示中心、産業板塊、科學家公寓外,還將落戶一個國際聯合實驗室基地,多名諾獎級科學家加盟,向生物醫藥、人工智慧、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學等前沿科研領域發起衝擊。
“相比過去的任何時期,基礎科學研究對産業發展産生更直接、更快速的影響,科學到技術的轉化變得更高效、更專業”。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説,科學家群體作為幕後英雄,可以與中國龐大的應用市場、社會力量對接,發揮“集群效應”,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
走上講壇的一眾科學大家,演講時都不經意間表露自己的“上海情”: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巴瑞 夏普萊斯説,“如果有一天,因為點擊化學再度獲得諾獎,這是對我和中國同事一起工作的肯定”;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 維特裏希説,中國科研環境正越來越好,選擇的天平不斷向這裡傾斜。
上海創新的“場效應”,讓這些科學大咖紛紛來滬尋覓合作夥伴,在“第二故鄉”開創自己的新事業。
“去年論壇的成功舉辦,我們見證了中國、見證了上海的‘速度’;今年論壇則讓我們感受了上海的‘溫度’;我們完全可以預見,上海未來可能達到的科學‘高度’。”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WLA)主席羅傑 科恩伯格説,中國是世界科技方陣的一支重要力量,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讓世界科學版圖發生深刻變化。
強化開放創新
領跑東方科技“方陣”
“上一屆參會的科學家,今年80%都來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秘書長王侯説,三個“吸引力”讓科學家們再次回到上海:感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層面對科學的重視;作為中國對外開放最重要的窗口,上海雄厚的基礎科研能力令科學家們對中國的科學發展有了新的認識;科學家們交流得“暢快淋漓”。
科學技術是人類的偉大創造性活動。應對時代挑戰、為了共同命運,正在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進軍”的上海,當仁不讓成為“東方科技方陣”的“領跑者”。
一批標誌性原創成果競相涌現——從量子密鑰分發系統的安全距離擴展至200公里,到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從首架C919大型客機一飛沖天,到實現克隆猴“中中”“華華”呱呱墜地……
一批世界級科技設施迅速集聚——落戶上海張江國家科學中心的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度過10歲生日,2.5萬個世界各地的用戶借助“上海之光”産生了一批世界級科研成果,大科學裝置完成從“單兵作戰”向“集群發力”轉型……
一批前沿性研究項目加速開花結果——僅2018年,上海科學家們在《科學》《自然》《細胞》等國際權威科學雜誌發表的原創論文共85篇,佔全國總量32.2%……
數據顯示了上海創新的“濃度”:目前,上海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例達4%,比5年前提升0.35個百分點;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7.5件,比5年前翻了一倍;平均每個工作日新註冊企業達1332家,活躍度達到80%以上。
開放,是上海這座城市最重要的品格,也一直貫穿在創新的全部環節。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高地,上海是外資研發中心集聚度最高的地方,佔據全國總量1/4的外資研發隊伍,成為激活創新的重要力量。
“2018年,對我們來説,最重要的選擇就是第一次走出去,在上海成立分院。”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説,上海對科技營商環境生態的重視,讓微軟將這裡作為人工智慧戰略佈局的重要陣地。如今,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和微軟—儀電人工智慧創新院均已在徐匯落戶。
籌劃在更大範圍、更高層級的國際合作,上海已設立了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技術轉移中心,開展中俄戰略科技合作,啟動建設普陀中以(上海)創新園……未來,上海還將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加強全方位、多渠道、深層次的國際交流合作,集聚、配置一流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
注重協作創新
做強“0到N”全鏈條
位於上海臨港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僅10個月就完成從破土動工到試生産的轉變,連一向對時間要求甚高的馬斯克都由衷點讚。
而如今,“臨港速度”將惠及更多科創企業。與2018年首屆論壇舉辦時不同,今年論壇舉辦地上海臨港,不久前剛剛完成“身份轉換”——8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讓全球共用中國改革紅利,掛牌兩個多月,産業政策迅速出臺,為落地企業“精準”服務。截至目前,新片區新設企業數量達1329家,涉及整合電路、智慧網聯汽車和生物醫藥等重點産業的企業集中簽約項目62個,總投資超過260億元。
讓創新能順暢從“0”做到“N”,離不開科學、開放、靈活的政策支援。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佈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個經濟體之一,今年更是首次躋身全球排名前40。作為權重達到55%的中國樣本城市,上海“舉措”表現不俗。
從“證照分離”到“一業一證”,在全國率先上線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線上一網、線下一窗,一張表單、一個系統……一個個具體的營商環境措施,都將企業的具體感受放在了第一條。
既管得好,又減少行政干預,創新的節奏就會加快。降低創新創業門檻,選擇116項行政許可事項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提高政府性資金的使用效率,將19項財政科技專項優化整合為四類;增強科研單位經費使用自主權,把科研計劃項目勞務費資助總額由20%提高至30%。
為了讓科技人才可以“拎包入住”,上海還相繼出臺人才“20條”、人才“30條”、人才高峰工程行動方案,聚焦有基礎、有優勢、能突破的重點領域,通過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的方式,聚天下英才。
在上海開市不久的科創板,也為科技創新助力輸血。
“宇宙於人類曾暗如黑夜,科學讓我們睜開雙眼”。
科技發展是人類應對挑戰的手段。上海,將同世界頂尖科學家深化合作、攜手並進,全力打造科技創新增長極,演繹更多生動鮮活、令人矚目的傳奇和故事。(記者姜微、陸文軍、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