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全面深化改革 百姓獲得感】
光明日報記者 萬瑪加
“在過去幾年,黃河源的湖泊數量增加到5050個,曾有‘千湖之縣’之稱的瑪多縣又開始呈現出湖泊星羅棋佈、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青海省省長劉寧介紹,自2016年開始在青海啟動的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建設已取得積極成效。
三江源國家公園由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3個園區組成,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今年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要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對於三江源地區乃至整個中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三年來,青海省將三江源國家公園作為‘天字第一號’工程,全力打造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新模式。”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赫萬成説。
改革創新,理順管理機制
“三江源國家公園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取得了突破。”赫萬成介紹,三年來,青海省理順自然資源所有權和行政管理權的關係,組建五級綜合管理實體,對3個園區所涉4縣進行大部門制改革,整合林業、環保、水利等部門機關職能,實行集中統一綜合執法。按照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要求,對三江源國家公園範圍內的自然保護區、重要濕地、重要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自然遺産地等各類保護地進行功能重組、優化組合,實行集中統一管理。
“新的管理體制的建立和運作,全面改變了過去‘九龍治水’局面,杜絕了橫向部門利益揪扯,能更好地實現國家公園的集中統一高效保護管理和執法。”赫萬成説,這些改革措施讓原先交叉重疊、多頭管理、碎片化的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保護格局逐漸打破,代之而起的是科學定位、整體保護、國家主導、共同參與的新模式。這為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做了很好鋪墊。
全面推進,強化體系建設
按照對國家公園建設“一年夯實基礎工作,兩年完成試點任務,五年設立國家公園”的部署要求,三年來,青海省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體制試點的“根”與“魂”,先後實施了一系列原創性改革。確立了依法建園、綠色建園、全民建園、科技建園、智慧建園、和諧建園、科學建園、開放建園、文化建園、品質建園的理念,率先構建“1+5”國家公園規劃體系,頒佈施行《三江源國家公園條例》,形成三江源國家公園規劃、政策、制度、標準、人力資源、監測評估等15項標準體系,制定生態管護公益崗位、科研科普、訪客管理等13個管理辦法。走出了一條富有三江源特點、青海特色的國家公園體制探索之路。2017年7月7日,在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産大會)上,可可西裏獲准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填補了青海省世界遺産空白。
加強管護,助力精準扶貧
國家公園建設中,青海省準確把握牧民群眾脫貧致富與國家公園生態保護的關係,充分調動牧民群眾保護生態的積極性。創新建立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機制,全面實現了園區“一戶一崗”,三年間,共有17211名生態管護員持證上崗,省財政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生態管護補助,戶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另一方面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組織化管護、網格化巡查,組建了鄉鎮管護站、村級管護隊和管護小分隊,構建了遠距離“點成線、網成面”的管護體系,使牧民逐步由草原利用者轉變為生態管護者,促進人的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同時,鼓勵引導並扶持牧民從事公園生態體驗、環境教育服務以及生態保護工程勞務、生態監測等工作,使他們在參與生態保護、公園管理中獲得穩定長效收益;鼓勵支援牧民以投資入股、合作勞務等多種形式開展家庭賓館、旅行社、牧家樂、民族文化演藝、交通保障、餐飲服務等經營項目,促進增收致富,發展第三産業。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也是黨中央交給青海的重要政治任務。2020年正式設園,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要求嚴,來不得半點閃失。”青海省委書記王建軍表示,目前,青海省正在借助國家公園示範省建設的強大動力,紮實做好正式設園前的攻堅工作,努力把三江源國家公園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公園品牌,留予子孫後代的一方“凈土”。
《光明日報》( 2019年10月25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