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20,準時交卷

2019-10-17 09:33:0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字號

  要在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對於曾經有幾億貧困人口的中國來説,無疑是一場艱巨的“大考”。

  對脫貧攻堅這場“大考”,習近平曾滿懷深情地説,“40多年來,我先後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交卷”時間越來越近。在第6個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一起來看脫貧攻堅之路。

 “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

  “其實我就是從貧困窩子裏走出來的。”對這張考卷的難度,習近平有切身體會。

  住過破舊的窯洞,種過貧瘠的土地,吃過乾癟的飯菜……1969年初,還不到16歲的習近平到延安農村插隊,對貧困的切身體會激發了他強烈的扶貧情結。

  在河北正定,時任縣委書記的他,頂著壓力如實向上級反映問題,為農民爭取到糧食年徵購量減免2800萬斤。

  在福建寧德,時任地委書記的他,推動掛鉤扶貧的福安坂中畬族鄉的公路建設,改變了當地“交通基本靠走”的面貌。

  工作地點和職務不斷改變,但習近平堅定的扶貧之心一以貫之。

  2012年,中國還有9000多萬貧困人口,他們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困難並未讓習近平有絲毫動搖——

  “我一直惦記著貧困地區的鄉親們,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

  “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是我們的莊嚴承諾。一諾千金。”

  “我就是要看真實的貧困狀態”

  “不要臨時收拾,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每次扶貧考察,習近平總是這樣要求,目的只有一個,“我就是要看真實的貧困狀態”。

  一年下來有多少收入,糧食夠不夠吃,過冬的棉被有沒有,小孩上學遠不遠,看病方便不方便……走過的每一個地方,習近平都問得詳細。

  掀開褥子看炕壘得好不好,問屋頂上鋪沒鋪油氈、會不會漏雨,打開灶上的大鍋蓋,看裏面做著什麼好吃的……走進的每一個家庭,他都看得仔細。

  盤腿上炕,和鄉親攙扶著走在雪地上,用瓢舀起缸裏的水嘗上一口,接過主人遞過來的馬鈴薯掰一塊吃……見到的每一個老鄉,他都靠得很近。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先後40多次到貧困地區考察扶貧工作,他的足跡遍佈我國各類貧困地區的角落。

  “不搞花架子,真正把心貼在人民身上。”“作了仔細的調查和認真的思考,所以提出的設想,比較貼合實際。”當年,為《擺脫貧困》寫序的原福建省領導項南對習近平扶貧工作這樣評價。這也是習近平對脫貧攻堅始終如一的態度。

  “一件接著一件辦,不要貪多嚼不爛”

  如今,這張考卷,答得怎麼樣了?

  這些年,習近平經常向幹部“面授機宜”。

  2013年他在湖南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理念,要“因地制宜,把種什麼、養什麼、從哪增收想明白”;

  2015年兩會他在吉林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要“一件接著一件辦,不要貪多嚼不爛,不要狗熊掰棒子”;

  2019年他在甘肅考察時強調,把脫貧攻堅重心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

  “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鬥。”習近平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

  從2015年開始,300多萬人輪流駐紮在貧困村,舍小家為大家,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到今年6月底,共有770多人犧牲在扶貧崗位上。

  2012年末到2018年末,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8239萬人,每年有1000多萬群眾跨過貧困線,每分鐘有20多人過上“兩不愁三保障”的生活。

  實打實的硬核成績,來之不易。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距2020年交卷,僅剩1年多時間。

  習近平下了決戰令,“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如期啃下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習近平明確指出,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隊伍作風。

  越到最後時刻越要響鼓重錘,習近平多次強調要脫真貧、真脫貧,“決不能搞急功近利、虛假政績的東西”。

  他提醒扶貧幹部,要真正沉下去,撲下身子到村裏幹,“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

  目前在崗的第一書記20.6萬人、駐村幹部70萬人,加上197.4萬鄉鎮扶貧幹部和數百萬村幹部,習近平評價他們“打通了精準扶貧‘最後一公里’”。在衝刺階段,習近平更不忘關懷,“讓有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犧牲者流芳”。

  貧困鄉親脫貧只是第一步,習近平叮囑,“不光是輸血,還要建立造血機制,脫貧後生活還要不斷芝麻開花節節高”。

  咬定目標不放鬆,立下愚公移山誌。

  2020年,準時交卷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