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磋商遭“誤讀”,相向而行是關鍵
有些情況既然有人提到了,那就需要講講清,講講透。
“彭博社報道稱,中國官方聲明和主要官方媒體報道並未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的磋商結果稱之為‘協議’。中國商務部只是説雙方在一些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同意朝著最終達成協定的方向努力,在聲明中並未提到美方承諾週二不上調關稅或者美方聲稱的中方將在兩年內採購400億至5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産品。報道稱,新華社將最近的一輪磋商稱為‘理性和務實’的進展,但並未提到協議或者任何具體步驟。”
那麼,中美之間是否就協議達成一致?澎湃新聞注意到,知名微信公號陶然筆記發文《為什麼雙方都願意成交,但有的媒體誤讀?》進行了詳細分析並給出判斷:雙方的表態實際上是一致的。
特朗普總統是在和劉鶴副總理會晤的正式場合向媒體宣佈這件事的。他使用了“協議”這樣的措辭,談到了文本準備,甚至提到了簽署時機。
如果中方對這些內容有異議,會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為什麼中方的措辭裏,沒有“協議”這樣的字眼?因為雙方的政治文化背景和表達習慣不同。
熟悉中方情況的人會知道,中方向公眾傳遞的官方措辭和文件,往往會經歷十分嚴謹細緻的過程之後才會發出。
這遵循了中國人的習慣和傳統——這些措辭和文件發出之後,是能代表官方立場,用作資料援引,甚至形成歷史記錄的內容。
還要看到,中美經貿磋商是當前全世界的頭等大事,此前也經歷過幾度波折,協議文本的準備也需要幾週時間。
考慮到這些因素,中方在這個問題的表態上慎而又慎,並不奇怪。
從美方的關注點來説,引導資本市場預期是其最看重的內容。11日當天資本市場是什麼反應,大家也都十分清楚。
何況美方以“協議”的措辭來形容目前中美的進展狀態,也能看出對中方信用程度的認同。
因此不管外界的猜測如何,我們大致可以確認——一方面雙方的對外表態實際上是一致的,正留待最後的文本和簽署;另一方面對協議的表述,中美因為文化和表達習慣的原因,呈現出不同的面貌。
環球時報15日發表社評文章《中美實現突破,應該高興而非唱衰》。文章指出,一些美國和西方的輿論力量不願意看到中美經貿磋商取得進展。歐媒中有樂於“坐山觀虎鬥”的情緒,美媒中則有不少人同當前的執政集團結了梁子。干擾中美緩和關係,讓兩國達不成經貿協議,成了他們自覺或不自覺的行動方向。
文章對美國和一些西方媒體在尋找中美雙方通報的“溫度差”進行了有理有據的辯駁。
文章説,中美對雙方經貿磋商結果的通報從來就沒有在表述層面高度一致過。每一次都是美方説得多,披露一些很具體的內容。中方則言簡意賅,只説很原則的話。比如中美關於雙方促進貿易平衡的具體數字資訊,中方迄今從未對外通報過。中國對談判結果的通報程式與美方有很大不同,總的來説雙方對此都已經習慣了。
中美這一次談判顯然實現了突破,雙方都對進展感到滿意,並且形成了達成最終交易的強烈意願。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雙方的積極態度形成了相向而行的新局面,有了結束貿易戰更明顯的政治決心。我們希望這一好的形勢能夠持續下去,順利達到雙方成交的結果。
西媒有些懷疑中美實現突破的真實性,至少部分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貿易戰打得太久了,雙方之前在接近達成協定時出現過反覆。而且就在上周新的談判之前,美方剛又宣佈制裁28家中國實體,進一步衝擊了輿論對雙方取得積極成果的預期。上周華盛頓談判的成果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其中一些人的質疑可以説是情不自禁的,更何況挑刺是很多西媒的條件反射。
文章最後提醒説,中美若達成最終協議,將對中國、美國以及全世界都有利。美國和西方媒體有必要在這個重要時刻不被自己的小利益綁架,給中美通向達成協定的路上埋地雷,而應為中美結束貿易戰做出他們各自的積極貢獻。貿易戰是雙輸遊戲,誰都不應為了自己的那點利益眷戀這一遊戲和與它所相關的各種慣性。
14日晚的新聞聯播播發了當日出版的人民日報鐘聲文章《推動中美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
透過10月10日至11日在華盛頓舉行的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能夠感觸當前中美經貿關係發展之脈。積極向好的資訊説明,中美雙方共識的一面在上升,合作的意願更突出。
文章指出,處理好中美經貿關係有利於中國,有利於美國,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中方提出“三個有利於”主張,美方欣然贊同。世界在看,中美雙方能否為實現“三個有利於”而共同不懈努力。現在,中美雙方同意相向而行,一步一步往前走,這是求同存異,以務實理性態度採取建設性行動的體現。
一諾千金,中美雙方理當堅持相向而行,按照兩國元首確定的原則和方向,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妥善解決彼此的關切,推動兩國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不斷增進兩國和世界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