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透視糧食生産“十五連豐”

2019-10-10 10:10: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經濟界面】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寒露已過,全國秋冬種生産由北向南全面展開。今年我國夏糧、早稻豐收到手,秋糧增産趨勢明顯,我國糧食生産實現創紀錄的“十五連豐”,産量有望連續第5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支撐。

  豐收背後,我國農業發展的底色更濃、成色更足。70年的變革與發展,深刻改變了我國農業農村面貌,農業發展不僅擺脫了底子薄、積累少、“靠天吃飯”的局面,更站上了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歷史新起點。

  70年來,共和國糧食之基更牢靠、發展之基更深厚、社會之基更穩固。近14億中國人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圖為河南省正陽縣皮店鄉幸寨村農民喜收水稻。楊軍民攝/光明圖片

  江西吉安市吉州區喜迎豐收。李柳生攝/光明圖片

  1、從靠天吃飯到科技掘金:大國農業根基穩固

  【場景】

  眼下正值茭白成熟季節,在江西省定南縣歷市鎮車步村茭白基地,綠油油的茭白被風吹起陣陣綠浪,茭農收割茭白的忙碌身影在綠葉叢中穿梭,採購茭白的商販和車輛絡繹不絕。車步村黨支部書記鐘有良介紹説,今年車步村種植的1500畝茭白迎來大豐收,預計産量達600萬斤。這些鮮嫩潔白的茭白幾個小時之後就會在廣東、福建、浙江等地的市場上銷售,當天就可以走上百姓餐桌。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務農重本,國之大綱。

  在新中國成立後很長一段時間,西方一直存在對中國糧食安全的擔憂。面對質疑,中國人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不斷實現新突破,糧食産量連年豐收,品質越來越好、結構更加合理,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裏。

  數據的增長中,中國特色糧食安全高品質發展之路日益清晰——70年來,我國糧食生産不斷邁上新臺階,由供給全面短缺轉變為供求總量基本平衡。2018年,我國糧食總産量達到13157.8億斤,比新中國成立之初增加了1萬多億斤;糧食單産2018年達到374.7公斤,比新中國成立之初增加4倍多;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2018年增加到470多公斤,高於世界平均水準。在同期人口增加一倍多的情況下,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比新中國成立之初翻了一番多,十分不易。

  如果説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那麼一項技術則能創造一個奇跡,而創造中國糧食和農業生産奇跡的正是中國農業科技的快速進步。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水準已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3%,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綠色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

  70年來,從幾個農業試驗場,發展成全球最完整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目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從中央到地方層級架構完整,機構數量、人員規模、産業和學科覆蓋面均為全球之最;

  70年來,從“靠天吃飯”的傳統生産,發展成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的現代農業技術體系。以矮化育種、遠緣雜交、雜種優勢利用等為代表的重大技術突破,促成了5~6次作物品種更新換代,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

  “從北方冬季只能吃上儲存的蘿蔔白菜,到依靠設施農業生産,實現了新鮮蔬菜和水果的週年供應,打破了水溫光等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産的限制;從塑膠大棚、拱棚到現代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形成了持續發展、總面積達到其他國家總和5倍以上的設施農業規模。”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説。

  70年來,從“人扛牛拉”傳統生産方式到機械化自動化智慧化的現代生産方式,我國農業生産方式實現了從人畜力為主向機械化作業為主的歷史性跨越。目前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7%。在部分領域、部分環節逐步實現“機器換人”,顯著增強了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70年來,從“大水、大肥、大藥”的粗放生産方式轉變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方式,我國農業走上了綠色發展的新征程……

  今年秋冬種生産,是在糧食連年豐收的高起點上展開的,任務重、難度大。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表示,今年秋冬種期間,我國將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産能、提品質、優結構、轉方式,力爭冬小麥麵積穩定在3.3億畝以上,優質專用麥比例比上年提高兩個百分點,冬油菜面積穩定在1億畝以上,確保2020年糧食生産取得“開門紅”。

  2、從艱難創業到百舸爭流:鄉村産業方興未艾

  【故事】

  “是政府帶領我們發展木材林、山楂林種植,鎖住了沙荒;此後成立的山楂合作社更讓這片山楂林變成了百姓的‘搖錢樹’。”當説起兩萬畝的山楂林,河北清河縣馬屯鄉陳村果農陳書強滿臉笑容:“今年山楂的産量同去年差不多,但價格比去年翻了一番,一畝山楂能賣五六千元。我和老伴種了15畝山楂樹,今年能掙八九萬元呢。”

  在馬屯山楂合作社理事長高俊英的講述中,當地“沙灘變金灘”的艱辛探索歷程明晰起來。

  “馬屯鄉一帶13個村莊地處黃河故道,曾經是出了名的窮沙窩。過去這裡有兩萬多畝不在地畝賬本的沙荒地,沙丘連綿,只長茅草不長糧。春天,一夜大風過後,第二天移動了的飛沙能把門‘掩’得都推不開。”高俊英説,沙丘中處在“上風頭”的麥田,被狂風吹得都露出了麥根,而處在“下風頭”的麥苗兒又都被黃沙囤埋。

  農民們回憶,那時麥收,一畝地僅收打幾十斤麥子是常有的事。百姓吃糧靠國家供應,花錢靠銀行貸款,青黃不接時靠國家救濟。

  窮則思變。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馬屯鄉領導多次南下北上尋求治沙良方,並請來專家“把脈”,最後決定植防風林帶,發展山楂樹種植,防風固沙併發展特色産業。

  幾十年來,馬屯先後栽種適宜沙地生長的“大棉球”“大紅星”“大五棱”等優良品種的山楂樹110多萬棵,如今已有1.2萬畝進入了盛果期。馬屯13個村的1.3萬多人口,僅售山楂一項每人平均年收入就達5000多元。

  馬屯的故事並非孤案。在治沙的艱辛中,産業發展起來了,農民致富的笑容亮起來了。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各地立足資源稟賦,發展經濟作物新産業新業態,農村産業方興未艾。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不斷向農村延伸拓展,鄉鎮企業開始走出一條以創新帶創業、以創業帶就業、以就業帶增收的良性互動之路。

  各地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依託農業農村資源,以農民為主體,發掘農業多種功能,開發鄉村多重價值,延長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形成了大批鄉村産業。

  “現代種養業穩步推進,2018年,糧食産能連續7年保持在1.2萬億斤以上;鄉村特色産業加快發展,特色農業品牌達10萬餘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2400個;農産品加工業加速推進,規模以上加工企業7.9萬家,主營業務收入14.9萬億元,加工轉化率65%;農村創新創業風生水起,返鄉下鄉創新創業人員累計780萬人;新産業新業態層出不窮,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吸引30億人次休閒度假;農村網路銷售額突破1.3萬億元,生産性服務業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農業農村部鄉村産業發展司有關負責人介紹。

  從歷史深處走來,農村産業興旺正繪就新的美好畫卷。如今,一批彰顯地域特色、體現鄉村氣息、承載鄉村價值、適應現代需要的鄉村産業,正在廣闊天地中不斷成長、蓄勢待發,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3、從積貧積弱到全面小康:農民生活改天換地

  【案例】

  走進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北莊村連片的娃娃菜地,村民們正忙著鏟菜、包裝、裝車運輸,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五十鎮北莊村每天有30余名村民到娃娃菜地裏打工,他們不僅拿到了土地流轉費,還有田間勞務收入。村民星官布希姐説:“每天在田間地頭幫著鏟菜、包裝、裝車,能在家門口就近打工掙錢,不用出遠門,還能照顧家人,每天收入少則八九十元,多則上百元。”

  在農民豐收節這個喜慶日子裏,各地農民用自己的方式慶豐收、曬豐收,多樣的農耕文化、火熱的生活激情裏展現著蓬勃的時代氣象、光明的鄉村振興圖景。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農村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消費水準持續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扶貧工作成效顯著,農村居民生活實現了由貧困到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邁進。

  新中國農業發展史凝聚著黨中央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甘霖。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如全面取消農業稅,提高農産品價格,推進農村産業融合,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和創業,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實行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等政策,著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民收入取得了持續較快增長。

  新中國農業發展史也是一部農村改革史。通過一次次改革,農業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極大減輕了農民負擔,解放了農業生産力,改變了農村面貌。

  在中國農業博物館四號展廳,一尊三足青銅圓鼎高高矗立,鼎上銘記了歷代田賦變遷。這尊“告別田賦鼎”是河北靈壽縣農民王三妮2006年鑄造的。就在這一年,我國全面取消農業稅,延續了2600多年農民繳納“皇糧國稅”的歷史宣告終結,極大減輕了農民負擔,甩開包袱的種糧農民,從此闊步前行。

  從翻身解放,到承包土地迅速增收;從全面取消農業稅,到深化農村金融體制創新,農村改革讓農民過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70年以來,我國農民的收入顯著增長,生活水準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實現了從貧窮到總體寬裕的歷史性跨越。2018年,按當年價格計算,我國農民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4617.0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比1949年增長了40倍,年均實際增長率為5.5%。

  收入水準的增加也給農民的消費升級提供了動力。數據顯示,2018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12124元,扣除物價因素,比1949年實際增長32.7倍,年均實際增長5.2%。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0.1%,比1954年下降了38.5個百分點。

  改革洪流奔涌向前,豐收喜悅銘刻歷史。百姓和美的畫卷裏,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願景正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在一代代“三農”工作者和億萬農民的拼搏下成為現實。

  《光明日報》( 2019年10月10日 15版)

[責任編輯:全志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