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廣西新聞網

2019-09-10 12:54:00
來源:廣西新聞網
字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20世紀80年代,我國教師學歷普遍相對較低,人才緊缺,教師收入也處於各大行業末梢,滑到了倒數後三位;40年過去了,我國教師隊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學歷、能力,還是收入、待遇,都實現了全面提檔升級、提質增效,在質和量的“雙軌道”上越跑越快。

  第35個教師節來臨,全國1600多萬教師迎來專屬於自己的節日。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國家,還是社會,對教師行業越來越重視,對教師職業越來越尊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給教育系統致信,在各地視察時,經常蒞臨學校看望師生,與老師們親切交談,勉勵他們愛崗敬業,兢兢業業,教書育人,向全社會傳遞出尊師重教、崇智尚學的價值取向。

  組織有依靠,工作更體面,生活有尊嚴。近年來,《國務院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等文件出臺,為新時代教師隊伍更快更好發展注入了“國家智慧”。迎著尊師重教的“風向標”,各地因地制宜,紛紛推出制度保障,提高教師薪資待遇,改善教學環境,吸引優秀人才充實到教師隊伍。

  對整個教育事業重視,就必須要對每一崗位的教師進行“愛”的呵護。重視教師,是對教師行業最大的支援,是對教育業發展最實質的推動。從實際國情出發,我國教師隊伍規模龐大,上至大中專院校、科研機構,下至幼兒園、中小學;近至各大城市的每個社區,遠至偏遠山區,每一地、每一環都有他們的身影,是1673.83萬的中國教師撐起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

  時光的畫面定格在過去與當下,偏遠山區的土坯教室早已舊貌換新顏,一座座磚瓦結構的明亮教室拔地而起,一批批先進的教學設備、健身器材、桌椅板凳相繼運進鄉村小學,教育教學環境今非昔比。各地不僅“引才”,還“留才”,地方政府在改善鄉村教育的硬體基礎、薪資待遇、服務保障上持續用功,萬名教師支教計劃、“三區”人才支援計劃、教師專項計劃等項目相繼推出,為鄉村教育輸入了珍貴的“新鮮血液”。

  發展教育事業不僅要給教師給崗位,還搭建成長成才的平臺。近年來,無論是各大城市,還是縣鄉鎮,都實現了教育資源大幅擴容,一大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實現了職位晉陞,到了更高的平臺教書育人;7年間,51萬名特崗教師走進了中西部偏遠地區;與此同時,一大批鄉村民辦教師解決了“身份”問題,不僅實現了收入提高,更贏得了職業尊重,教師愈發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教師的尊嚴感、幸福感、獲得感持續高漲。

  一支粉筆寫春秋,三尺講臺育桃李。人民教師傾盡一生,為教育事業默默付出,培育出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為社會各領域發展、為祖國繁榮昌盛做出了偉大貢獻。國家和社會尊師重教的氛圍愈加明顯,在健全教師隊伍管理、提升收入保障、減輕工作壓力等方面實招頻出,以人為本,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的導向蔚然成風。

  在持續深化教育事業改革的征程上,在教師隊伍與教育環境的良性互動中,中國教育正迸發出全新的能量。向著教育強國的宏大目標奮進,我們信心更足!(周軍)

[責任編輯:全志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