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二、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③)

2019-07-24 13:57: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15)道路決定命運,道路就是黨的生命。我們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堅持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6)江河萬里總有源,樹高千尺也有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曆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于改革開放新時期,建立在我們黨九十多年長期奮鬥基礎上,而其思想、理論和實踐的源頭,則可追溯到更遠。要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和發展的脈絡,更加充分地認識其歷史必然性和科學真理性,應該拉長時間尺度,放在世界社會主義演進的歷程中去把握。

   社會主義五百年,經過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的歷程。十九世紀中葉,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社會狀況,批判繼承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法國、英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合理成分,提出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説,給社會主義思想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由此從空想走向科學。列寧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俄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領導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科學社會主義由此從理論走向實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批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特別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科學社會主義由此從一國實踐走向多國發展。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鬥,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在國內外形勢十分複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新方位、時代新變化、實踐新要求,科學回答當今時代和當代中國發展提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和戰略佈局,確立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17)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繫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為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時期的堅持、改革、發展。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

   正確處理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的關係,不只是一個歷史問題,更主要的是一個政治問題。這個重大政治問題處理不好,就會産生嚴重政治後果。要牢固樹立正確歷史觀,既不能割斷歷史,也不能虛無歷史,堅持做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成果決不能丟失,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就決不能否定,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方向決不能動搖。

   (18)撫今追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是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九十多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在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得來的,是在對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搞清楚世界社會主義思想的源頭及其演進,搞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發展,就能明白,我們黨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是怎樣經過反覆比較和總結,歷史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是怎樣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迎來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發展的康莊大道,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永不動搖。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麼主義

   (19)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是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麼主義。”

   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在中華民族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時期,各種主義和思潮都進行過嘗試,資本主義道路沒有走通,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等也都“你方唱罷我登場”,但都沒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引導中國人民走出了漫漫長夜、建立了新中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中國快速發展起來了。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走得怎麼樣,最終要用事實來説話、由人民來評判。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使不可能成為了可能,推動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推動我國人民生活水準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事實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這條路,走得通、走得對、走得好。

   (20)近些年來,國內外有些輿論提出中國現在搞的究竟還是不是社會主義的疑問,有人説是“資本社會主義”,還有人乾脆説是“國家資本主義”、“新官僚資本主義”。這些都是完全錯誤的。

   我們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那就是不論怎麼改革、怎麼開放,都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這就包括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包括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等等。這些都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內容,如果丟掉了這些,那就不成其為社會主義了。

   找到一條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這條道路更不容易。過去,我們照搬過本本,也模倣過別人,有過迷茫,也有過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覺醒,一次次實踐、一次次突破,最終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之路。現在,有些人議論這個道路、那個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引到邪路上去;有的是思想認識誤區,有的是別有用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我們看準了、認定了,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要始終保持清醒堅定,保持強大前進定力,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和戰略佈局

   (21)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形成並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形成並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相互促進、統籌聯動,從全局上確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規劃和部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在實踐和認識上不斷深化的重要成果。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實踐深入,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個文明”,到經濟、政治、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再到“五位一體”,這是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更帶來了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深刻轉變。“五位一體”各方面相互聯繫、相互促進、不可分割,共同構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要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整體性目標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方面相協調,推動生産關係與生産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全面進步。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握我國發展新特徵確定的治國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抉擇。這一戰略佈局,是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是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也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相繼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從嚴治黨進行了專題研究,完成“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頂層設計。

   “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既有戰略目標又有戰略舉措,每個“全面”相互之間具有緊密的內在邏輯,是一個整體戰略部署的有序展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戰略目標,在“四個全面”中居於引領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略舉措,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保障。三大戰略舉措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一個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發展就缺少動力,社會就沒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國,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就不能有序運作,就難以實現社會和諧穩定。不全面從嚴治黨,黨就做不到“打鐵必須自身硬”,就難以發揮好領導核心作用。要深刻認識“四個全面”之間的有機聯繫,將其作為具有內在理論和實踐邏輯關係的統一體來把握和理解,努力做到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22)面對新時代的新要求,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抓住戰略重點,實現關鍵突破。要緊緊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戰略目標不動搖,緊緊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三個戰略舉措不放鬆。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4.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3)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鮮明的特色,必須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這一道路,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又堅持改革開放;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又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適合時代發展要求並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確道路。只有這條道路而沒有別的道路,能夠引領中國進步、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民族復興。

   (2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這一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理論體系,緊密結合我國改革發展實際,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既生動而具體地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又生動而具體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鮮活力量,寫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版本”。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定不能丟,丟了就喪失根本。同時,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2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這一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體系、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國家層面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既堅持了社會主義的根本性質,又借鑒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設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國國情,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

   同時應當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特色鮮明、富有效率的,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需要不斷完善。要堅持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堅持和完善現有制度,從實際出發,及時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2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這一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我們黨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一道,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充分體現了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28)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説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長期奮鬥取得的,也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的科學的産物。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來源於實踐、來源於人民、來源於真理。堅定“四個自信”,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闢新天地、創造新奇跡。

   5.豐富和發展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29)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對經過反覆實踐和比較得出的正確理論,要堅定不移堅持。同時,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在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中,不斷豐富和發展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它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思想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文明進步産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從《共産黨宣言》發表到今天,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依然佔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

   中國共産黨人是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共産黨人的‘真經’,‘真經’沒念好,總想著‘西天取經’,就要貽誤大事!”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

   (30)任何科學理論和制度,必須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我們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指導革命、建設、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産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實踐證明,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堅持不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是完全正確的。

   對待馬克思主義,不能採取教條主義的態度,也不能採取實用主義的態度。什麼都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語錄來説話,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沒有説過的就不能説,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同樣,根據需要找一大堆語錄,什麼事都説成是馬克思、恩格斯當年説過了,生硬“裁剪”活生生的實踐發展和創新,這也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態度。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

   馬克思主義是隨著時代、實踐、科學發展而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它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當代中國發生了深刻變革,置身這一歷史巨變之中的中國人更有資格、更有能力揭示其中所蘊含的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中國的原創性貢獻。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讓二十一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説服力的真理力量。

   6.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

   (31)中國共産黨的歷史,就是一部黨領導人民持續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為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要看到,經過幾十年的理論和實踐探索,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把握,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這一點不容置疑。同時要看到,我國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們還面臨很多沒有弄清楚的問題和待解的難題,對許多重大問題的認識和處理都還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之中,這一點也不容置疑。對事物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對社會主義這個在中國只實踐了幾十年的新事物,我們的認識和把握還非常有限。事業越發展、改革越深入,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觀點,發揮歷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銳意進取、大膽探索,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32)堅持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無比崇高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帶領人民接續奮鬥。我們這一代共産黨人的任務,就是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實踐中奮勇開拓、深化發展,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要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更好把握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更好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提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水準。全面學習貫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自覺運用理論指導實踐,使各方面工作更符合客觀規律的要求,不斷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水準。全面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任務,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水準。全面推進各領域各方面改革,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不斷提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全面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把人民群眾關心的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不斷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全面從嚴治黨水準。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一場社會革命要取得最終勝利,往往需要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昨天的成功並不代表著今後能夠永遠成功,過去的輝煌並不意味著未來可以永遠輝煌。我們決不能因為勝利而驕傲,決不能因為成就而懈怠,決不能因為困難而退縮,必須勇於改革創新,勇於迎難而上,勇於擔當盡責,不斷交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