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展衍生“夜間經濟” 如何拓展更大空間?
夜晚成為消費的重要時段,夜間經濟是城市發展、消費水準提升的結果
“夜間經濟”如何拓展更大空間
7月10日23時許,新疆烏魯木齊新民路上的一個美食廣場開始逐漸熱鬧起來,這裡有新疆特色的美食。“天氣熱了,晚上也遲睡,約上三五個朋友,點上烤串、麻辣小龍蝦、烤魚等小吃,再喝點啤酒,感覺工作一天的疲憊都褪去了。”市民王先生説。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夜間經濟”才剛剛開始。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準和消費品質的提升,圍繞著吃的“夜間經濟”成為城市經濟的新亮點。業內人士指出,“夜間經濟”的發展水準也是衡量一座城市生活品質、消費水準、開放度、活躍度、投資軟環境及經濟與文化發展活力的重要指標。相關調查報告顯示,有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18時至22時的銷售額佔比超過全天的一半。
“深夜食堂”催火“夜間經濟”
相之於內地,新疆的夜晚來得更晚,21時的新疆,熾熱的陽光才剛剛收起,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便開始了尋找美食的旅程。遍地開花的“深夜食堂”,足以讓大家享受一天裏最愜意的時光。
為夜生活的重要形式,越來越多的夜市出現在新疆各地:烏魯木齊、昌吉、塔城……尤其和田、喀什等地的夜市更是紅火。新疆國際大巴扎夜市自去年8月正式開放,迅速成為全疆人氣最旺“深夜食堂”,民族風情的餐飲、手工藝品和建築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首月日均客流量便突破20萬人次。
在克拉瑪依市紅城一號坊夜市,僅用一週時間就完成了招商,開業前3天每晚人流量達3萬人次,現在仍保持著每晚1萬人次的人流量。南疆喀什夜市一年四季不停歇。每天晚上,夜市裏烤魚、烤肉、西瓜、蜜粽、甜瓜等美食挑逗著人們的味蕾。
夜市吸引著遊客,更是當地人休閒納涼的好去處。紅火的夜市直接帶動了“夜間經濟”。吃烤肉喝啤酒是新疆各地夜市的“標配”。烏蘇啤酒預計到8月即可超過去年全年40萬噸的銷量,今年全年銷量有望突破50萬噸,其中夜市銷售功不可沒。
我國夜間經濟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起步,目前已由早期的燈光夜市發展為包括食、遊、購、娛、體、展、演等的多元夜間消費市場。在“不夜城”成都,演出賽事已成為夜間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演唱會、體育賽事、品牌發佈會等各類活動,為夜晚注入更多活力。
在新疆的許多地方,夜間演出的大型旅遊演藝活動如火如荼,《千回西域》《喀納斯盛典》《東歸 印象》《絲路秀》等演出讓觀眾在聲光電、3D技術和歌舞營造出的氛圍中領略新疆的迷人魅力,也成為新疆獨具特色的旅遊産品。新疆大劇院的《千回西域》從2015年正式演出以來,已經演出近1100場,年均接待觀眾30萬人次。
白天看山看水看沙漠看古跡,夜幕降臨,遊興不減的遊客們又徜徉在大街小巷、景區景點之中……近年來在新疆各地興起的夜遊項目,讓遊客們更充分地遊覽、更真切地感受新疆風情,為全域旅遊發展增添了新的內容和形式。隨著大力實施亮化工程,“夜間經濟”的發展有了良好基礎。
大同小異,同質化難繞開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夜生活,但總體上離不開那幾個項目,沒有特色。説是夜市,其實就是些商業街,長得都差不多,裏面的品牌也大同小異。”來自廣西的遊客陳東升説。
2019年春節期間,西安“大唐不夜城”、重慶兩江夜遊、西雙版納“瀾滄江湄公河之夜”等夜間體驗項目火爆;今年元宵節,故宮首次開放“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門票一開售便“秒光”……專家指出,夜遊項目的火爆,一方面折射出現代人對夜間消費的剛需,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目前夜間消費項目還遠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業內人士也表示,我國除少數城市外,目前很多城市發展“夜經濟”尚不能形成品牌特色,存在內容同質化現象。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我國城市夜間經濟多以餐飲、購物等消費為主,企業相關投資、産品和服務供給數量及盈利水準等仍較白天有很大差距。
“夜間經濟”的消費主體是年輕人。據美團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消費數據,有1400萬青年20時後叫外賣到辦公區;中國旅遊研究院的數據顯示,80後、90後在夜間旅遊消費中的佔比分別達到40.0%、19.8%;銀聯商務的數據顯示,80後遊客夜間消費最為活躍,消費金額及筆數均佔到所有遊客的40%以上。然而,當前夜間經濟産品局限于餐飲、購物、遊船、燈光秀,而文化、體育、競技、表演、康養之類的産品極度匱乏,業態單一,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並不大。
同時,當前的“夜間經濟”針對性不強,配套服務還遠遠不足。當前大部分城市發展“夜間經濟”局限于夜景燈光打造,很多城市僅僅把白天街頭的遊商、小商販之經濟行為在夜晚進行擴大化、組織化、合法化。忽視科學規劃,配套設施與服務落後。
用“陽光思維”
“發展夜間經濟並不容易,還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安全、噪音、垃圾等,影響是客觀存在的。”烏魯木齊一家夜市的負責人説。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發展“夜間經濟”,並不只是簡單的經濟問題,同時更是城市管理與運營的一門學問。需要政府加強頂層設計,提升配套服務,創造便利的産業環境。對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等問題,要加強監管,為産業良性發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提供更好的政策環境。
同時,城市運營者也需要充分借助夜間消費有關企業的力量,掌握著城市微觀經濟活動情況,城市運營者可借助其相關數據,逐步建立包括交通、安全、衛生健康等公共項目在內的“夜間數據中心”。通過這些數據的挖掘與分析,既能助力城市建立起多元化的夜間經濟,也能讓城市運營者提供更好的城市夜間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
“深夜食堂”只是“夜間經濟”的一部分,還需要發展更為豐富的夜間消費品類,而不僅限于餐飲,也不意味著僅有燈光秀等內容,影院、劇院、博物館、美術館、畫廊、書店等,都應該是“夜間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了解,為發展“夜間經濟”,一些城市正在規劃先行,先行先試。上海鼓勵各區建立“夜生活首席執行官”制度,編制夜生活集聚區發展規劃,打造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試點在部分區域增加夜間停車位、計程車候客點、夜班公交線路;北京市政府提出,將出臺繁榮夜間經濟促消費政策,鼓勵重點街區及商場、超市、便利店適當延長營業時間;天津提出,在2019年底前打造形成6個市級夜間經濟示範街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遊協會副會長、行銷協會會長陳劍文説,各地要根據現有資源特點和遊客的需求,開發具有獨特IP價值的文化創意的夜遊項目,打造核心旅遊産品;要跨界融合“旅遊+文化+商業”等多種業態,進一步完善項目體系、設施體系、服務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建設。設計好盈利模式,科學研判投入産出比等。“既要留住遊客,又能兼顧當地的消費需求,打造主客共用的遊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