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莊大變樣,牛背上燃起新希望”——鎮賚縣脫貧攻堅全紀實
台灣網7月5日鎮賚訊 (記者 尹賽楠)“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綠化模範縣”……如果放在從前,這些榮譽是鎮賚人想都不敢想的;但如今,隨處可見的平坦村路,窗明几淨的院落房屋,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種種真實可見的事物,讓鎮賚人有了底氣,笑容中寫滿幸福!
鎮賚縣架其村。(台灣網 尹賽楠 攝)
5日的清晨,天空中陰雲密布,車窗外飄下點點雨珠,從吉林省白城市出發,經過鎮賚縣城一路向南,城郊9公里處,一片整潔的小村映入採訪團的眼簾,雨過天晴後,這裡顯得格外靜謐——架其村,與鎮賚縣諸多貧困村一樣,曾經也是靠天吃飯,住的是危房舊屋,但現在,一切都在悄然改變……
小村莊大變樣
“以前,架其村農業種植品種單一,以玉米為主,小種植、小養殖沒有形成規模産業,部分村民收入低,日子一直過得不算富裕。”鎮賚縣架其村駐村第一書記董達説,自鎮賚縣開展脫貧攻堅以來,架其村為加快扶貧産業開發步伐,大力培育特色扶貧産業,搭上了精準扶貧的“特快車”。
2017年,架其村圍繞發展現代農業的戰略目標,立足提升農業科技含量,轉變種植模式,改善和提升農産品品質,增加農民收入。依託涉農整合資金343萬元,建設高標準溫室大棚10棟,佔地面積30畝,種植小柿子、草莓、小白菜、生菜等果蔬産品,當年即帶動492戶貧困戶、1027名貧困人口增收,幫扶30名貧困村民就業。
架其村駐村第一書記董達講述脫貧故事。(台灣網 尹賽楠 攝)
近年來,鎮賚縣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脫貧成效的重要標準,確保各項工作符合群眾要求,得到群眾認可。在政策落實上,統籌兼顧貧困村與非貧困村、貧困戶與非貧困戶需求,使他們在脫貧攻堅中享有同樣的獲得感;在包保幫扶上,堅持把“結窮親”理念往深裏做、往實裏做。
“我是2017年來到架其村的,不知不覺中,已經過去了兩年。”董達告訴記者,兩年的時間,自己幾乎跑遍了架其村263家貧困戶。
“這裡的村民都很樸實,與他們在一起,嘮家常,交朋友,聽聽他們在脫貧過程中的意見和建議,對我們開展各項工作也有極大的助益。”從最初的送米送肉“拉感情”到幫難幫事“換真心”,再到“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腳踏實地的真幫實扶,董達與當地的村民交上了朋友,成為了兄弟。
溫室暖棚中種植的“黃花生”番茄。(台灣網 尹賽楠 攝)
“架設溫室暖棚改良種植模式,利用在地優勢發展庭院經濟,通過危房改造、清理垃圾、植樹造林改善居住環境……我們的工作,老百姓看在眼裏、感動在心裏,扶貧滿意度自然空前高漲。”從董達的言語中,記者體會到的是濃濃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牛背上的脫貧希望
“一頭和牛,就能養活7到8個貧困村民。”鎮賚縣縣長趙楠指著眼前的和牛,眼神中寫滿了驕傲。和牛原産自日本,因其肉質呈現明顯的大理石花紋,又被稱為“雪花肉”,深受高端消費市場歡迎。
告別架其村,採訪團來到鎮賚縣特色養殖扶貧基地,在這裡,一頭頭黑色的和牛正悠閒地在圍欄中散著步。乾淨整潔的牛棚裏,自動加熱飲水機、電動通風系統、定時音樂放送……這些憨態可掬的和牛,生活環境讓在場的記者們羨慕不已。
鎮賚縣特色養殖産業扶貧基地中的和牛。(台灣網 尹賽楠 攝)
據悉,鎮賚縣特色養殖産業扶貧基地建設于2018年10月,項目佔地116萬平方米,建設規模為年存欄育肥牛5千頭,年出欄育肥牛1萬頭。該項目採取“政府+企業+貧困戶”的模式,由政府投入整合資金7000萬元,用於建設基礎設施,企業按照政府投入金額的6%、8%、10%的比例逐年繳納利潤分成,現已兌現利潤分成420萬元,成功帶動全縣59個非貧困村1.3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趙楠給記者算了筆賬,按照存欄5千頭和牛的規模計算,養殖基地需聘用貧困人口20至30人,實現貧困人口月增收2500元到3000元;此外,按照年出欄1萬頭和牛的規模計算,年需青儲飼料1.8萬噸,按照每公頃土地生産40噸計算,需450公頃土地,這就就能帶動300余戶貧困戶參與青儲飼料種植。與種植傳統的玉米相比較,種植青儲飼料每公頃可增收3000至4000元;不僅如此,由於20個月以上的和牛需要飼喂稻草,按照養殖規模計算,年需稻草1萬噸。如按每公頃稻草1.5到2噸計算,可實現5千至6千公頃的稻草變廢為寶。
“我來這裡工作有半年了,平常主要從事和牛的餵養工作。”今年27歲的林靜闖是鎮賚縣黑漁泡鎮岔臺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到養殖基地工作前,他也和很多鎮賚縣的年輕人一樣,選擇在外務工,貼補家用。
當地村民林靜闖靠餵養和牛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台灣網 尹賽楠 攝)
“7歲那年,父親就因病離世,從小到大,我都是與母親相依為命。”林靜闖告訴記者,自己的母親也身患重病,但由於家裏地少,生活來源沒有保障,不得不去外地打工。“之前每月收入大概在2000元左右,來到養殖基地工作後,不但月收入上漲到了3400元,公司領導還考慮到我的家庭條件困難,額外給予了一些經濟上的補貼。現在我不必離家太遠,能夠更好的照顧生病的母親,也基本上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説到這裡,林靜闖黑黝黝的臉上滿是笑容。
在離開養殖基地時,採訪團成員都紛紛上前,輕輕撫摸著和牛的臉龐,在它們的身上,記者看到的,是鎮賚人脫貧致富路上的新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