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夢 踐行者】劉承勇:我爭取的每一秒鐘,都是病人生還的希望

2019-06-27 13:03:00
來源:金羊網
字號

 

  劉承勇教授上一次被記者包圍,還是在今年4月。

  彼時,一名3歲幼童從15樓高的住所跌落下來,就是劉承勇等醫生把這孩子的生命挽救回來,更為奇跡的是,大難不死的孩子幾乎沒有留下殘疾。

  “記者可能喜歡採訪這樣的故事,但對我們來説,這是一場很緊急的急救接力賽,但也很平常,因為是每天的日常工作,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受傷和急救。”56歲的劉承勇有些憨厚地笑著説。

  他對病人説起話來輕言細語不緊不慢,但做事情卻好像踩在風火輪上:“時間就是生命,這不誇張!晚一秒可能就失去一條生命。哪怕只有1%的可能,我們也要投入100%的努力,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讓病人和家屬感到在醫院就有希望。”

  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一個會先到來。但對醫生來説,不論成敗,每一次都是盡力而為,因為他們的對手是死神。

  為母學醫 在東北積累實戰經驗

  劉承勇生於1963年,廣西人。上世紀80年代初,在高考的志願方向選擇時,劉承勇曾猶豫是學理學工,但最終還是選擇了醫科。讓劉承勇從醫的關鍵原因在於母親,他説:“我小的時候,經常看到母親生病就醫,看到醫生解救母親的病痛,所以勵志當醫生。”

  1982年,劉承勇考上了第一軍醫大學(現南方醫科大學)。醫大的5年啟蒙時光後,這批畢業生多數被分配到了“紐西蘭”(即新疆、西藏、蘭州軍區),那年24歲的劉承勇算運氣不錯的,被分到了瀋陽軍區。

  那是瀋陽軍區下轄的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後來,他又被調到了黑龍江齊齊哈爾的203醫院。這時才真正成為了專職創傷科醫生。

  談到在東北的那段經歷,劉承勇坦承那是他真正從醫的重要經歷,他説:“我們和其他醫科不一樣,我們必須要有非常多的‘實戰經驗’。東北的冬天,有冰路滑,一直有老人、小孩摔傷,我們要經常做手術,這對我來説是非常大的歷練。”

  重回華南 創建創傷救治中心

  上世紀90年代初,劉承勇重返母校讀研,“我學醫,一開始只是想救治家人,後來隨著學習的深入,就希望能救到更多的人。”研究生畢業後,劉承勇就留在廣州,一直在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的醫院工作。

  直到40歲出頭,劉承勇才感覺自己進入了成熟期。那是因為,危重創傷的高水準救治是現代醫學對急診醫療提出的要求。不僅硬體器材要求高,對醫生的個人要求也很高,“和其他醫科相比,創傷科更注重醫生的經驗,所以其他科目的醫生大概30多歲就能成熟,而我們要40多歲才行。”

  大多數情況下,創傷病人都不是孤立病症,而是骨科、內科、神經科等綜合情況。長期的臨床觀察讓劉承勇萌生了創建創傷救治中心的思路,並把這個想法表達給校長,雙方一拍即合。2009年,以骨科為基礎,南醫三院創建了創傷救治中心。這可能是全國首個創傷救治中心。

  創傷救治中心幾乎都是苦活累活急活。不但要經常做手術,而且很多手術都需要“超長待機”,劉承勇經手的最長手術大概有24個小時,要兩班人馬輪流才能完成。“我們經常都是三頓飯一起吃,很多醫生都胃不好。”劉承勇説。

  早出晚歸、夜裏出急診都是工作日常了。“我兒子的家長會,我都沒怎麼參加過,一般都是他媽媽去。”説到對家人的陪伴,劉承勇歉意滿滿,一度忍不住落淚。

  救死扶傷 最小救過7天的嬰兒

  又苦又累,但這樣打通了多個專科的創傷急救中心,反應自然會異常迅速。對病人來説,爭取的每秒鐘都是生還希望。

  今年4月,廣州天河區珠江俊園小區曾發生一起高空墜童事件。3歲的欣欣(化名)從15樓墜下,所幸被6樓的雨棚阻擋了一下,落地前又被灌木叢緩衝了一下。隨後,欣欣被送往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搶救。

  談起這則意外,劉承勇説:“再怎麼説也是15樓啊,那衝擊力得多大,她不僅頭部受傷,身上也多處骨折。我們先是救命,然後請了各個科室的專家會診,為欣欣醫治。”經過20多天的救治,欣欣脫離了生命危險,還順利出院。

  3歲的欣欣並不是劉承勇醫治過最小年齡的患者。劉承勇醫治過的最小患者僅僅出生7天。“因為難産,孩子的顱內出血,當時真的不敢碰,但好在嬰兒的頭骨很軟,比較容易切開與救治。”劉承勇説,“説真話,我當時也以為這個孩子活不了,但過了五六年,他媽媽帶他來看我,孩子活蹦亂跳,非常健康。”

  就像紀錄片《人間世》中記錄下的急診醫生的工作實景一樣,急診或創傷科的重症病人比較多,搶救有成功的喜悅,也難免有失敗的沮喪。劉承勇對患者家屬養成了無論如何都語氣柔和、耐心解釋的習慣:“我們要做好平時該做的事情,一切都盡力而為,要耐心解釋,我相信絕大多數的患者和家屬都能理解我們做醫生的不易。”

  如何理解“好醫生”這個詞?劉承勇認為,一個好的醫生不僅要有過硬的醫術,還要有責任心、同情心和耐心,“尤其是對我們創傷科的醫生來説,時間就是生命,晚一秒有可能就無力回天了。”劉承勇説,“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傳遞樂觀的情緒,哪怕只有1%的可能,我們也要投入100%的努力,一定要讓病人和家屬感到,在醫院就有希望。”

  策劃統籌:記者 張英姿 肖萍 張小磊 ■采寫:記者 王敵 黎秋玲 通訊員 遊華玲 ■攝影:記者 王 飛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