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失去文秀書記,村裏好比斷了一隻‘翅膀’”(組圖)

2019-06-23 13:49: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我要回去,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親”

  革命老區廣西百色,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目前仍有280個貧困村19萬餘貧困人口未脫貧。

  2016年,來自百色市田陽縣農村的黃文秀,從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畢業後,毅然回到家鄉,投身基層扶貧事業。

  “她本可以有很多選擇。”昔日導師郝海燕惋惜地説,“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國都沒問題。”

  但黃文秀的心在家鄉。

  “我是一名黨員,是來自百色革命老區的壯家兒女,將革命先烈們奮勇前進、不斷拼搏的精神傳承下去,我們青年一代責無旁貸。”黃文秀説。

  高考時,黃文秀選擇師範院校。“她曾希望成為一名老師,把所學知識教給鄉村的孩子。”黃文秀姐姐説,妹妹最大的夢想,是在村裏辦一所幼兒園。

  讀研期間,黃文秀一直關注基層教育及扶貧。2015年,她參與首屆“啟功教師獎”評選調研,走訪過很多貧困鄉村。在一次課堂展示中,黃文秀深情講述山區鄉村教育面臨的困境,她由衷地説:“教育,事關鄉村的未來。”

  “基層很需要人才,有沒有考慮過回家鄉?”在校期間,黃文秀擔任北京師範大學就業中心學生助理,有同學諮詢畢業就業問題時,她總是不厭其煩地問。

  “不少同學就業方向並不明確,而文秀學姐的目標始終明確而篤定。”北京師範大學2017屆學生王珺説。

  畢業前,黃文秀用兩個月時間到百色、河池等深度貧困地區調研,撰寫了碩士學位論文《廣西壯族優秀傳統文化中德育資源的開發》,並決定報考廣西定向選調生。

  “我來自廣西貧困山區,我要回去,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親,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面貌盡綿薄之力。”

  這是黃文秀的初心和夢想。

  這是她一直以來的選擇。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