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老人隱藏身份60多年 資訊採集時才發現他是戰鬥英雄!
張富清,今年95歲,湖北來鳳縣一位看似普通的老人。去年年底之前,在身邊的人的眼裏,張富清就是一位普通的離休幹部。去年底,來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進行資訊採集,就是這次常規的資訊採集,牽出了張富清老人極不平凡的一段往事。
2018年11月,張富清的兒子帶著老人的資料到湖北省來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進行資訊採集。
湖北省來鳳縣退役軍人資訊採集專班工作人員聶海波:當時他用的是一個紅布包的一個軍功章,然後軍功章上面寫著一個“人民功臣”,當時我們一看到這個軍功章之後,我一下就愣住了,像這種人民功臣獎章,不是一般的人能夠拿到的,這種榮譽可能是在某種大型的戰役上面,能夠説作為一個戰局的扭轉方式才能産生的這種功績,一般的是不可能得到的。
泛黃的軍功表彰書,1張報功書,3枚獎章,分量之重,讓負責資訊採集的工作人員感到吃驚,然而,即使是張富清的兒女,也只知道自己的父親是一位退役老兵,並不知曉他是一名戰鬥英雄。除了自己的老伴,六十多年來,張富清從未向身邊人提起過自己曾經立下的戰功。
張富清老伴孫玉蘭:他一般都不講什麼,他一般都硬是不講的。
張富清:和我一起並肩作戰的很多戰友,都為黨為人民獻出了自己寶貴生命,他們為黨為人民的功勞都比我高。我有什麼資格來標榜自己啊,我有什麼資格到處炫耀自己啊。
張富清老兩口一直住在一間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兩居室裏,屋子裏放著不少老人不捨得扔掉的老舊物件。在別人眼裏,他們過著再普通不過的生活。因為我們的到來,老人第一次完整地拿出了他最寶貴的“珍藏”。
孫玉蘭:給同志們看一下。
記者:爺爺之前拿出過多少次來給別人看?
孫玉蘭:沒有給哪個看過,平時沒有拿出來過,就是這一次。
老人年輕時的影像資料並不多,在他的《轉業軍人證明書》上,有一張佩戴了獎章的照片,依稀可見這位戰鬥英雄當年的風采。
孫玉蘭:就是我的人也只曉得他當過兵。
軍功章上的時光印記,都是張富清埋藏在心底的光輝歲月。時隔六十餘年,老人再次佩戴起了他這輩子最寶貴的東西。
>>置生死於度外 攻碉堡立奇功
張富清老人説,他從不講這些往事,是因為比起逝去的戰友,自己還能活著就已經知足了,實在不能居功自傲。張富清老人,是在1948年參加了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在解放戰爭中多次充當突擊隊員,當前鋒,打頭陣。經歷九死一生,立下了赫赫戰功。隨著自己的往事因為一次資訊採集而被大家知曉,張富清老人也不再隱藏自己過往的戰鬥經歷。
張富清的“立功證書”裏,有一張“立功登記表”,上面清楚地記錄了他在解放戰爭時期立下的三次一等功和一次二等功。這其中,除了團級和師級的軍功,張富清立下一次軍級一等功,被授予“戰鬥英雄”稱號。
張富清:當時軍功獎章是王震給我戴的。
雖然老人已經年過九旬,但對自己的軍旅生涯,至今依然記得很清晰。
張富清:我是1948年3月參加部隊的,參加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359旅718團2營6連。
1950年,西北軍政委員會為了表彰在解放大西北中做出貢獻的人民解放軍官兵,決定頒發“人民功臣”獎章。張富清的盒子裏就有這樣一枚獎章。而在眾多獎章和軍功書裏,張富清尤為看重的,是這張特等功“報功書”。“報功書”上詳細記錄了張富清當年在永豐戰役中,擔任副排長奮勇戰鬥的經歷。
張富清:讓我記得最深刻的還是永豐戰役。
為配合“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西北野戰軍在1948年11月中旬發起了冬季攻勢,張富清所在的部隊在陜西省蒲城縣以東25公里處的永豐鎮發起了進攻。雖然已經過去了超過70年,但談起這場戰鬥,張富清老人仍記憶猶新。
張富清:我是當時的六連3人組成的突擊組,因為這個人比較少,3個人,敵人不容易發現。
夜裏,突擊組先行攀上永豐城墻,張富清是第一個跳下城墻的,跳下城墻後就和守衛的敵人進行了激烈的戰鬥。
張富清:搏鬥的戰時猛然地覺得頭上好像有人重重地砸了我一下,我當時不覺得很疼,只覺得頭有點暈,頭暈木麻。
感覺血流到臉上,張富清用手摸了下頭頂,一塊頭皮都翻了起來,他才意識到這是一顆子彈擦著頭皮飛過,在頭頂留下的一道淺溝。
張富清:炸毀了兩個碉堡以後才曉得疼,那時候看到滿身是血了,那才知道疼了。
這場戰鬥一直打到天亮,張富清炸毀了兩座碉堡,繳獲兩挺機槍,彈藥四箱。戰鬥結束,他死裏逃生,但突擊組的另兩名戰友卻再也沒有見到。
張富清:我一去找(已經)找不到,再沒見過他們的面,從此再沒有見過這兩個人。
後來,時任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的彭德懷司令員還親自接見了張富清。
張富清:戰役後,我幾次見過彭德懷司令員的面,見了他以後他就拉著我的手講“你在永豐戰役中表現突出,勇敢殺敵,給你立了一大功啊!”當時我就知道,黨給了我的光榮。
戰鬥留給張富清的除了光榮,還有一身傷痕,在他看來,這些傷痕,是另一種獎章。
張富清:作為一個共産黨員,革命軍人,入黨時就宣誓了要永聽黨的話,黨指到哪,我就堅決地打到哪。
>>截肢後再次站起 不改軍人本色
從部隊轉業後,張富清來到了湖北省恩施來鳳縣,先後在縣糧食局、三胡區、卯洞公社、外貿局、縣建行工作,1985年在縣建行副行長崗位上離休。7年前,已經88歲的老人因病截去了左腿,家人都以為老人手術後會一直坐在輪椅上,但是老人並沒有放棄,他憑藉自己突擊隊員的勇氣和意志又重新站了起來。
做完截肢手術出院後,老兩口的臥室裏多了一把輪椅,但是張富清卻很少用它,軍人本色不改的他,想依靠靠自己重新站起來。
張富清:我要發揚保持突擊隊員的精神,我要站起來。
孫玉蘭:他就扶著桌子,慢慢慢慢地,一點一點地扶著床就這麼走。墻上這一塊為什麼是這樣,這都是他(留下的),他有時候走不好,他就把自己弄傷了。這都是血跡,我就(拿東西)把它(涂上)了。
記者:這裡以前是有血跡是嗎?
孫玉蘭:嗯嗯。
張富清:自己摸索經驗,時間一久,慢慢地就習慣了也熟悉了。
如今,老兩口依然過著普通的生活,上街買菜,讀書看報。在記者的鏡頭前,張富清的臉上總是挂著笑容,老人説,不論是當年在戰場上戰鬥,還是如今在截肢後重新站起來,依靠的都是心裏那股子堅定不移的信念。
張富清:有了對共産黨的信念,在戰場上沒有任何畏懼,一心就想為黨為人民作戰。
國家博物館有意向收藏老人的“報功書”和獎章等物品,老人也表示將在身後捐出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這收藏的不僅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精神。某種程度上,也正是這種精神成就了這段歷史。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收藏這份在解放戰爭中立下的軍功和精神,正當其時,也讓我們再次看到歷史的邏輯。
張富清老人藏得住功與名,藏不住精氣神。老人之所以能藏得住,關鍵是他選定的坐標,他始終在和犧牲的戰友們比。而精氣神又藏不住,因為他始終拿自己跟戰場上那個堅毅奮勇的張富清在比,一條腿也得站起來!要藏住如此富於傳奇的顯赫戰功,得有一顆多麼清朗的心,要在88歲高齡靠自己站起來,又得憑著一股怎樣的信念。今天,所有在追夢路上的奮鬥者,都該這樣深藏功與名,亮出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