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完善夯實資本市場發展根基
題記: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2月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體學習重要講話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與要求,將做好金融工作,助推經濟高品質發展進一步引向新的高度。作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環,資本市場的綜合性改革和對外開放將如何推進與落實?5月1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發表題為《聚焦提高上市公司品質 夯實有活力、有韌性資本市場的基礎》的講話,在系統闡述上市公司監管理念的同時,也明確釋放了增量優化、存量改革、制度完善的監管政策信號,明晰了資本市場供給側改革的路徑。人民網經濟部特推出系列解讀,以標記資本市場發展的新階段。
近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的公開講話為資本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下了“快進鍵”,其中,完善基礎制度、優化制度供給、推動關鍵制度創新是題中要義。
我國資本市場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成長,改革走到今天,一些基礎制度已經不斷完善,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政策舉措正在見效:
“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成效卓著;市場運作機制不斷完善,一些長期影響市場發展的歷史遺留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得以解決或取得重要進展;法制建設不斷健全,市場監管和投資人保護制度都有所加強。同時,隨著市場不斷發育成熟,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腳步大幅加快,資本市場改革和開放的紅利正在不斷釋放。
當然,基礎制度的構建和完善並非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勞永逸,需要根據經濟環境變化和市場新情況、新問題與時俱進。
在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新舊動能持續轉換的宏觀背景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完善對於進一步提高資本形成效率,助力緩解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有效防控金融風險,促進資本市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有著突出重要的作用。
在易會滿的講話中,市場可以清晰洞察監管層對於完善基礎制度的決心和態度。
完善基礎制度,目標很清晰。進一步提高資本形成效率,助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事實上,無論是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加大直接融資支援力度,還是發揮資本市場樞紐作用,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都是為了更好提升資本形成效率。監管層再次將這個問題劃重點,足以説明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決心之大。、
完善基礎制度,方向很明確。立足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可以預見,在當前的經濟金融環境下,監管層的制度供給和優化將更具前瞻性、靈活性和針對性,真正讓制度改革推動實體經濟和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此前,《證券法》修訂草案已完成三審。接下來,相關監管、法治配套制度的修訂和完善料將進一步提速,從而加快搭建資本市場的“四梁八柱”。
完善基礎制度,方法有創新。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適度優化股份回購、再融資、並購重組、減持、分拆上市等一系列制度,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近年來,隨著資金監管與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變化,發展直接融資將會成為最重要的改革任務之一,而並購重組、減持、分拆上市的相關細則出臺或將提上日程。
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日益夯實、完善和創新,中國有底氣、更有能力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打贏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