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校自主招生簡章陸續公佈:招生專業、規模整體收緊

2019-04-07 09:39: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簡章陸續公佈:招生專業、規模整體收緊

  央廣網北京4月6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近期,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簡章陸續公佈,截至目前,全國90所具備自主招生資格的院校已經有80多所公佈了最新政策。但是,記者梳理髮現,與去年相比,今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整體收緊,不少文科類專業更是大幅削減。那麼,今年的自主招生到底“嚴”在了哪些方面?為何政策突然收緊?

  記者梳理髮現,與去年相比,今年各大高校自主招生認可的獎項類別大幅度縮減,學科類競賽基本要求“省級一等獎”及其以上級別的獎項,發表論文、文學作品專著等不再納入報名條件,各高校普遍以權威性高、公信力強的學科競賽作為自主招生的“敲門磚”。

  天津大學招生辦主任李斌介紹:“只認可國家的五大學科奧賽、科創大賽和明天小小科學家等國家級的權威機構主辦的賽事,也再次明確了專利、論文不得作為考生的申報材料。 ”

  此外,今年大部分高校報考的最低門檻也提高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徐松介紹:“認可的是全國物理化學和資訊方面競賽的省級一等獎,往年我們曾經認可了省級二等獎和省級三等獎,今年我們提高了要求,針對我們學校人才培養的特點,我們也對雅思6.5以上及託福的105分以上也是允許他們來報考。”

  除了報名門檻提高和考核難度的增加,自主招生的降分優惠也大幅縮水。記者梳理髮現,多數學校表示降分幅度原則不超過20分,而且考生必須達到一本線。但在往年,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會根據學生考核情況,降低20-60分不等,甚至還有降低至一本線的優惠檔次。

  今年年初,教育部發佈了“十嚴格”部署,明確要求高校原則上以基礎學科和特色學科專業為主。因此今年不少高校的自主招生專業都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文史類專業受到的衝擊較大。

  往年,自主招生考核中的體質測試環節是清華大學的一項傳統,但今年對於體質測試的考核則不再是清華大學的個例,多所高校都將體測作為復試的“標配”。不少學校對於體測不合格的學生還將實行一票否決。

  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靳葛介紹:“加這個體質測試主要是一個引導的作用,主要是想告訴我們的中學生,在高中階段不僅僅是學習,還要加強對自己的身體素質的一個鍛鍊,這也更加體現出我們教育的一個目標。”

  同時,今年多數高校在自招計劃人數上縮減幅度達30%-40%。例如,武漢大學去年自招計劃人數為350人,今年銳減至192人。 優化調整專業,縮減招生規模,提高報名門檻,不少家長和學生認為,今年的自主招生政策過於嚴苛,也減少了跨入名牌高校的路徑。

  為了打破高考“一考定終身”,自主招生政策從2003年開始實施,為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學生提供進入重點大學的路徑,也賦予了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權。但近年來,自主招生在受到越來越多家長和學生關注的同時,也隨之出現了專利論文買賣、招生腐敗等問題。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靳葛認為,自主招生政策上的減法其實是為了尋求教育公平上的加法。

  靳葛説:“對自主招生提高要求,並不是説是斷了自主招生的一個路,是要淡化自主招生的一個功利色彩。公平作為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個前提和底線,勢必要牢牢守住。”

  針對自主招生現狀,2018年,教育部專門發文,提出嚴格報名條件、嚴格材料審查、嚴格學校考核、嚴格監督制約、嚴格懲處造假等“五嚴格”工作要求。今年年初,教育部對自主招生政策再發文,並升格至“十嚴格”,被稱為“最嚴自主招生”政策。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徐松認為,自主招生政策嚴格並不意味著人才選拔的渠道變窄,隨著招生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新高考改革來臨,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已經成為人才選拔的主流趨勢。

  徐松説:“它雖然很重要,但並不一定代表著所有的招生政策改革,所以並不是像外界擔心的減就減掉了,實際上這個水不從這個門流也會流到那個門裏面,包括現在我們經常聽到的新高考、聽到的綜合評價方式,只不過我們通過其他途徑進入到心儀的高校。”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