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基層既要“減負”也要“提質”

2019-03-13 11:33:00
來源:紅網
字號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通知》圍繞為基層減負,聚焦“四個著力”,從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思想教育、整治文山會海、改變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頻過度留痕現象、完善問責制度和激勵關懷機制等方面,提出了務實管用的舉措。

  這份重磅文件一經公佈,廣大基層幹部“喜大普奔”。“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些年隨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的開展,加之,各種無謂的會議、文件、督查、考核,增加了大量的事務性工作,使得“白加黑”“五加二”成為了很多基層幹部工作的常態。“忙碌”“加班”“壓力山大”的基層幹部,他們渴求“減負”,希望輕裝前行。關心關愛基層幹部,“減負”迫在眉睫,但做好做實為民事業,“提質”也刻不容緩,因此必須答好基層“減負”和“提質”兩道題,在“減負”和“提質”中讓基層事業蹄疾步穩,行穩致遠。

  “減負”是為了更好“提質”。給基層“減負”只是手段和方法,讓基層工作“提質”才是出發點和落腳點。精文簡會,杜絕文山會海,是為了讓基層幹部將更多時間和精力花在“抓落實”“跑現場”上面;規範督查考核,狠剎“痕跡主義”,是為了讓基層幹部免受干擾,一心一意謀發展,凝心聚力破難題;關心激勵幹部,減少“一票否決”“責任狀”,是為了理清權責,避免基層幹部白了頭又寒了心……總而言之,給基層“減負”就要還基層幹部以幹事創業的時間、評優晉級的空間,讓他們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為民服務的事業中。

  當然,“減負”並不等於“少幹活兒”,而是把基層幹部從事務性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從文山會海中解放出來,從“痕跡主義”怪圈中解救出來,將本就不需要幹的活兒從基層幹部肩上理直氣壯的卸下來,讓他們以更加求真務實的態度抓重點工作,抓中心工作。俗話説,“好鋼用在刀刃上”。基層幹部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如果花費在形式主義的陪會、迎檢、考核、撰寫彙報材料等上,是一種“可恥的浪費”。“材料寫不盡,表格填又生;凡是都留痕,幹部兩行淚。”不少基層幹部總是抱怨“很辛苦”,其實,他們的辛苦更多時候不是來自工作本身,而是“辛辛苦苦的形式主義”。

  “減負”就要減少“辛辛苦苦的形式主義”。具體而言,即寫文撰稿不要熱衷於詞語堆砌,不要熬夜加班“稿來稿去”;領導開會不講空話套話,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言簡意賅,涵養好會風;督查檢查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基層幹部只有打破了形式主義的桎梏,才能騰出拳腳集中火力做好本職工作,提升服務品質和水準,不斷創新工作方法。

  那麼,“減負”之後該如何讓工作“提質”呢?首先,領導幹部要帶頭形成求真務實、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讓工作件件落實,事事有回聲;其次,要創新工作,借助新型網際網路技術思考簡政便民之策,打通資訊壁壘,讓資訊多跑路,群眾少跑路,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擰幹形式主義“水分”,讓實幹者得實惠,倒逼基層幹部在工作“賽馬”中,增強業務能力,練就過硬本領;最後,樹立問題導向,群眾的需求在哪,服務就跟到哪,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集中攻堅一批困擾群眾生産生活的民生“痛點”,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減負”是為了讓基層幹部更好的工作,“提質”是為了讓工作更好的服務群眾,因此,“減負”和“提質”要“兩手抓”“兩手硬”。“減負”不“提質”,群眾會質疑基層幹部為官不為;“提質”不“減負”,基層幹部負重前行,身心疲憊,難以為繼,非長久之計。唯有“減負與提質齊飛”,才能各歸其位,各得其所,實現共贏。

  文/沈道遠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