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三農”領域事情辦實辦好
題要:今年是新一輪農村改革的開局之年,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係仍然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要以土地制度改革為牽引推進農村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大事,必須穩慎推進。改革要守住底線,就是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不搞私有化,堅持農地農用、防止非農化,堅持保障農民土地權益——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是決勝全面小康攻堅衝刺階段的一號文件,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交匯推進時期的一號文件,是改革開放40年新時代農村改革再出發的一號文件。”在2月20日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文件的指導性、針對性、前瞻性都很強,要全面抓好貫徹落實,把“三農”領域事情辦實辦好。
韓長賦説,文件著眼于穩市場、保供給,強化發展農業特別是抓好糧食生産的政策舉措,明確要求穩定糧食生産面積、穩定糧食産量。著眼于穩就業、促增收,強調支援鄉村産業發展壯大,進一步挖掘農村就業潛力,為農民提供更多就近就業機會。著眼于穩政策、促改革,在穩定農村基本政策的基礎上,深入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著眼于穩社會、促和諧,強調加快補齊農村民生短板,著力營造風清氣正、和諧穩定的農村社會環境。
聚焦五項硬任務
對標全面小康目標,“三農”工作有哪些硬任務?韓長賦説,“三農”領域面臨許多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文件列出任務清單,強化政策舉措,集中力量補短板、強弱項,確保各項任務如期完成。
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硬任務,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打贏脫貧攻堅戰,重點要解決好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存在的薄弱環節。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力度。減少和防止貧困人口返貧,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
抓好糧食生産。這始終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和首要任務。文件釋放了明確的重農抓糧信號。要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産,就是穩面積、穩産量、穩政策,穩定扶持糧食生産的政策舉措,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6.5億畝,糧食産量保持穩定。要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的特殊保護制度,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
增加農民收入。到2020年,農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硬指標。這幾年農民收入增長較快,已經連續9年增幅快於城鎮居民收入。今明兩年要保持農民增收好的勢頭,所以文件對發展壯大鄉村産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作出了安排。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必須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確保到2020年農村人居環境得到階段性明顯改善。這方面要重點抓好垃圾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各地農村的情況千差萬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要從實際出發,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注重同農村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同當地的文化和風土人情相協調。
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落後,是城鄉差距最直觀的表現,也是農民反映強烈的民生痛點。所以,要加快補齊短板,改善農村民生。文件提出要實施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強農村飲水、道路、用電、住房、物流、資訊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水準,加強農村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建設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生態宜居鄉村。
全面落實“四個優先”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提出的,是必須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如何才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文件對此提出要求,就是“四個優先”:
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要優先把優秀的幹部充實到“三農”戰線,優先把精銳力量充實到基層一線,優先把熟悉“三農”工作的幹部充實到各地黨政班子,建立健全“三農”工作幹部隊伍培養、配備、管理、使用機制,打造一支“一懂兩愛”的“三農”工作隊伍。
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要破除阻礙要素城鄉流動、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障礙,改變資源要素向城市單向流動格局,引導和支援土地、人才、資金、技術以及科技等各類發展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釋放發展潛力和活力。
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要堅持把農業和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和金融優先服務領域,加大公共財政傾斜力度,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投入比例。過去長期是“取之於農,主要用之於城”,今後要確保農業農村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不斷增加。
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要努力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並軌,能夠實現形式上的普惠向實質上的公平轉變,讓農民在農村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公共服務資源。
韓長賦説,優先發展貴在落實,要真正改變“三農”工作“説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把“四個優先”的要求真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深化三塊地改革
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一年多來,已經實現良好開局。各地已出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地方規劃,基本搭建起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四梁八柱”,明確提出了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同時,針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從中央到地方,研究出臺了一批專項規劃、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部署了一批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行動。
今年是新一輪農村改革的開局之年,應如何推進改革激活農村活力?韓長賦説,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係仍然是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要以土地制度改革為牽引推進農村改革。首先,要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要紮實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處理好、化解好遺留問題,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發到農戶手中。這項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今年要做好收尾工作。同時,研究出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以後再延長30年的配套政策,確保政策銜接,能夠平穩過渡。
“要繼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三項改革。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已經實行了4年,要總結試點經驗,鞏固擴大改革成果。”韓長賦表示,對試點比較成熟的,比如農村土地徵收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將會在修改相關法律基礎上,完善配套制度,全面推開,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對試點不夠充分還不夠成熟的,比如宅基地制度改革,要穩慎推進,探索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的有效途徑,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農業農村部將組織開展農村宅基地和農房調查,摸清全國宅基地的基本情況,力爭2020年基本完成宅基地使用權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韓長賦強調,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大事,必須穩慎推進。改革要守住底線,就是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不搞私有化,堅持農地農用、防止非農化,堅持保障農民土地權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為進城落戶的條件。總之,以土地制度改革為牽引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會進一步釋放農村發展活力。(經濟日報 中國經濟網記者 喬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