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壯鄉踏歌繡輝煌——寫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之際

2018-12-12 19:50: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邊唱來那邊和”。熟悉的旋律,無限的風情。山歌唱過60年,唱出了邁入新時代的豪情壯志;壯錦織過60載,繡出了壯鄉兒女的幸福生活。

  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八桂大地從此開啟嶄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全區各族人民開拓進取、奮發圖強,推動富民興桂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綜合實力實現歷史性跨越 

  傍晚時分,廣西家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門口的貨車正在裝箱,一包包“網紅”柳州螺螄粉,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公司總經理譚雪晶説,公司每天大概有3萬多包螺螄粉銷往全國各地。

  除了螺螄粉,還有許許多多的“廣西造”風靡全國。全國60%以上的甘蔗、48%的蠶繭、三分之一的木材來自廣西;廣西芒果、柿子、柑橘、松脂、八角等的産量居全國前列;成品糖、微型汽車、輪式裝載機、車用柴油機、多功能乘用車等産品市場佔有率居全國第一。

  通過數據,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廣西發展實力和速度的變化。1958年,廣西地區生産總值只有24.52億元,到2017年已達20396.25億元,是1958年的832倍。每人平均GDP從1958年的113元提高到2017年的41955元,是1958年的371倍。財政總收入從4.66億元增加到2604.32億元,增長了558倍。

  在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廣西的産業結構也得到了持續優化,三次産業結構由1958年的51.8:27.7:20.5調整為2017年的14.2:45.6:40.2,呈現出農業基礎穩固、工業轉型升級加快、服務業貢獻率不斷提高的良好局面。

  與此同時,廣西積極推動經濟轉型和産業升級,佈局高品質發展,“廣西造”不但産量大,而且技術水準高;不但叫響全國,還走向世界。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個例子。作為世界上輪式裝載機生産及銷量最大的企業,柳工在柳州、上海、江蘇、安徽等地都有製造基地,還在印度、巴西、波蘭、阿根廷等國家和地區設立了海外製造基地,並在波蘭、印度、英國、美國設立研發中心,産品遠銷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為2萬多海外客戶提供高效、專業的本地化服務和支援。

  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地處祖國南疆的廣西,沿海沿江沿邊,自治區黨委、政府持續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擔當起黨中央賦予廣西的新定位、新使命,站上新的歷史起點。

  記者來到臨海而建的欽州港火車東站,只見一批批來自海上的集裝箱被吊裝上火車,即將通過南向通道班列發往重慶、昆明等地,有的貨物還將轉乘中歐班列前往歐洲。“以前貨物少而且零散,很長時間才能裝運1列車,如今一天就能裝滿3列車。”

  廣西沿海鐵路公司欽州港站站長黃光輝説。就在黃光輝身後,電子顯示屏上實時顯示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上所有列車的在途、發貨資訊,包括蓉歐、渝新歐、隴桂新等班列,大半個中國赫然在目。

  “一帶一路”倡議為廣西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廣西以更加自信的姿態站到了全國開放的前沿。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三大天然良港整合,成立廣西北部灣港,開創港口跨行政區域整合先河。良港建成,暢通了廣西向海經濟發展之路。在防城港,鋼鐵、冶金、糧油加工、核電等項目紛紛落戶,正是得益於北部灣港聯通中外、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加速形成,投資環境優勢凸顯。

  “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獨特的區位優勢,讓廣西成為我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樞紐。原是路網末梢的廣西,如今通過全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海陸空全方位與東盟國家對接,對外開放的立體交通網路逐漸形成,構建起“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目前,廣西北部灣港已建成生産性泊位260多個,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形成了內陸腹地走向東南亞、印度洋、太平洋、地中海等地的海上大通道。

  擦亮生態金字招牌 

  廣西擁有“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是我國生態環境最好的省份之一。改革開放後,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堅持生態立區、生態惠民,良好生態環境日益成為人民生活品質的增長點、展現美麗形象的發力點。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保護天下甲。”漓江,既是桂林山水之魂,也是桂林發展之源。“保護漓江,就是桂林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桂林市市長秦春成説。黨的十八大以來,桂林市委、市政府持續重點推進漓江綜合治理與生態保護工程,先後投入近70億元。如今,漓江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桂林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超過99%,日截污量超過2.5萬噸。保護和開發漓江、象鼻山、陽朔等傳統景點,建立漓東百里生態示範帶,攝影勝地龍脊梯田創建5A級景區,建設山水風光體驗之旅等旅遊精品線路……依託秀美山水,桂林的生態旅遊之路越走越寬。

  從2005年作出建設生態廣西的決策部署,2010年啟動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到2015年就發展生態經濟作出專門部署,2017年全面實施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廣西堅持把發展生態經濟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和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引進一大批生態環保企業和産業項目,推進生態經濟、綠色産業蓬勃發展,走出一條具有廣西特色的産業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綠色轉型之路。

  如今,廣西處處有綠。南寧被譽為“中國綠城”,南寧圍繞“綠”字做文章,2017年底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39%;“碧海綠洲,鳥飛魚躍”,廣西北部灣沿海紅樹林保護區已成北海市的一張“生態名片”……

  綠色經濟美了環境,更富了人民。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廣西著力打造“世界健康旅遊目的地”,作為中國“長壽之鄉”最多的省區,廣西大力發展健康養生等生態産業。“世界長壽市”賀州市打造生態健康“千億元産業”,以巴馬為龍頭的長壽養生旅遊品牌享譽世界,每年吸引超過10萬“候鳥人”前來康養。

  民族和諧共創美好生活 

  憑祥市西南兩面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97公里,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獅子山社區位於憑祥鎮南面,現有居民997戶,4291人,由壯族、漢族、京族等6個民族組成,其中還有100多戶是歸國華僑。如今,獅子山社區已經超過12年沒有出現刑事案件。記者在社區的榮譽墻上看到各種獎牌挂滿了整面墻。

  廣西有12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近四成。廣西持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全方位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大力推進少數民族聚居區經濟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生動局面,被譽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的典範”。

  廣西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進惠民工程,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與精準脫貧有效結合,各族群眾共用惠民紅利,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記者在田東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平洪C小區看到,這裡環境優美,交通便利,配建了幼兒園、十二年一貫制濱江學校、黨群服務中心、衛生服務室、愛心公益超市、農貿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為了實現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安置點同步建設了扶貧車間,目前已有2家企業進駐,滿足群眾就近就業的願望。

  從山裏搬出來,最高興的莫過於孩子們。“原來的地方上學要走一個小時,特別是下雨天,走著泥濘的山路到了學校就成了個‘泥人’,現在幾分鐘就到學校,還學到在以前學不到的電腦、樂器,太開心了。”濱江學校七年級學生黃妃高興地説。

  2017年廣西城鎮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0502元、11325元,分別是1978年的105倍和94倍,年均名義增長12.7%、12.4%。2017年底,全區有幼兒園11787所,是1958年的19.2倍;2007年率先成為實現國家“兩基”目標的自治區,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4%。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健全,醫療衛生水準和群眾健康水準顯著提高,每人平均預期壽命由1949年的47歲提高到2017年的77.03歲。

  民族和諧大發展,幸福生活笑開懷。廣西各族群眾正心連心、手拉手,親如一家,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幸福生活在八桂大地,不斷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共同譜寫民族團結進步的嶄新篇章!

  (經濟日報記者 周驍駿 童 政 周明陽 韓秉志 馬春陽 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炬鵬)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