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40年見證:逐夢江海馭波濤

2018-11-03 12:14:00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字號

  人如其名,江波的一生猶如江海中的波濤,起起伏伏,洶湧澎湃。他曾經闖關東到哈爾濱,卻被日本侵略者抓去當勞工修鐵路;後投身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新中國成立後開始從事航運事業。

  在改革開放的滾滾浪潮中,近退休之年的江波到招商局擔起重任,60歲任招商局集團首任董事總經理,67歲任常務副董事長。他與招商局原常務副董事長袁庚一道,圍繞“立足港澳,背靠內地,面向海外,多种經營,工商結合,買賣結合”的24字方針,率領招商局開創了改革開放的一系列先河。

  “我們就像平衡木上的運動員,站著不動最安全,但我們必須動,而且要花樣翻新地動。動作難度越大,風險越大,但成功後的成績也就越輝煌。”94歲高齡的江波感慨道。

  蛇口驚雷:改革開放的“試管”

  “轟!”1979年7月8日,招商局在廣東省寶安縣蛇口公社炸山填海,打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第一炮,後來這裡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園區——招商局蛇口工業區。

  回顧蛇口工業區創辦之初,江波記憶猶新。“1978年年初,袁庚陪同時任交通部部長葉飛訪問北歐,回來時路過香港。當時鄧小平同志正在主持醞釀國家的改革開放,葉飛部長了解了香港的情況,認為招商局在香港應該是大有作為的。”江波告訴記者,在這樣的背景下,葉飛主持起草了《關於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問題的請示》並提交給中央。獲得批准後,交通部決定派袁庚到招商局任常務副董事長,利用招商局這塊老牌子,在香港實現新作為。

  1979年7月,蛇口轟然響起填海建港的開山炮,後被稱為改革開放“第一炮”。

  袁庚通過調研,發現招商局在香港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他研究了其他國家搞工業加工區的情況後,萌生了在內地搞工業區的設想。

  “這個設想在當時看來很大膽,雖然開發蛇口工業區的報告得到了中央的批准,但這是新事物,很多人想不通,認為是不務正業。”當時的江波是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的副總經理,招商局是他的分管工作之一。

  在改革開放的問題上,江波與袁庚志同道合,總是有談不完的話題。1979年,袁庚第一次邀請江波到蛇口看一看。

  當時的蛇口還是荒灘一片,沒有水,沒有路,沒有電。“從羅湖口岸坐車,顛簸兩個半小時才到蛇口。我們爬上一個山頭,袁庚拿了張地圖指點江山,這裡可以建工廠、那裏可以建碼頭。”江波很敬佩袁庚的膽識。在袁庚的盛情邀請下,經交通部同意,1983年10月,江波調任招商局董事副總經理,協助袁庚管理蛇口工業區。

  實際接觸蛇口工業區的工作後,江波發現,這裡與其他國營企業很不一樣,一切事務都在探索、改革,一切都很新鮮,讓人振奮。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一劃時代口號的感召下,江波深感時不我待。

  當時,國內並沒有“招商引資”的概念,而蛇口工業區在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吸引港澳及海外投資方面做了很多嘗試——比如這裡首次提出了一系列對外資企業投資的優惠政策,到蛇口工業區投資的外企,可享15%的所得稅優惠稅率。

  “蛇口工業區擺脫了企業變成行政機關附屬物的‘政企不分’狀態,充分發揮企業自主權,運用經濟方法進行建設,人們稱之為‘蛇口方式’。”在1981年6月16日新華社刊發的一篇報道中,“蛇口方式”第一次出現在全國人民的視野中,此後不久又被總結為“蛇口模式”,並在數十年間持續發揮著標桿和旗幟作用。

  碼頭現、高樓起,鳳飛來、百業興。2.14平方公里的蛇口工業區,率先進行市場經濟及其綜合配套改革,在全國建立了全新的工程招標制、勞動用工制、幹部聘用制、薪酬分配製、社會保險制和企業股份制,創造了24項“中國第一”“全國之最”。中國第一家由企業投資創辦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銀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平安保險、最早的房地産公司之一——招商地産、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製造企業——中集集團、一批高新技術知名企業——南玻集團……這裡因此被稱為“單位面積培育知名企業最多的地方”。

  “蛇口基因”不僅深深融入了招商局集團的發展,全國最早的四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也或多或少閃現著蛇口工業區的影子。“發展中的困難沒有難倒我們,在中央的大力支援下,蛇口工業區成為了全國改革開放的‘試管’。”江波説。

  1992年年底,招商局將蛇口工業區的成功經驗複製到了福建,在廈門投資興建了漳州開發區。1995年1月,漳州港3.5萬噸級碼頭落成投産,漳州開發區同年進入招商引資階段。1996年8月,漳州港成為首批對臺直航口岸。如今,這裡已經成為以臨港工業、港航物流為特色的新興濱海新城。

  發展船隊 中國從此有了大型油輪

  創辦于1872年的招商局,曾組建了中國近代第一支商船隊。全國解放後,上海招商局總部更名,香港的招商局也不再經營船隊,曾以海運為主營業務的招商局成為一家沒有船隊的“船舶服務公司”。

  上世紀70年代末,全球集裝箱運輸迎來大發展。內地的出口貨物要散裝運輸到香港後,再裝進集裝箱發往世界各地。“何不搞一搞集裝箱支線運輸?既省成本又省時間。”袁庚當即拍板決定試一試。

  以此為契機,招商局船隊從零開始。1979年,招商局從廣州遠洋公司借來了6000載重噸的“臨江”輪,開闢了香港—黃埔集裝箱支線。

  雖然這一年虧損了91萬港元,但江波告訴記者,航線的成功啟動,受到廣大貨主和港口的歡迎,給袁庚乃至整個招商局樹立了信心。此後,招商局趁勢買進了“順江”輪、“華江”輪兩艘小型集裝箱船,開闢了香港至青島、上海、天津、大連、張家港等航線。

  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大,以招商局船務部的名義經營船隊已不能適應發展需要。1980年,明華船務有限公司(簡稱明華公司)應運而生,開啟了招商局逐步成長為世界級船東的時代。

  從1979年僅運輸3178個標箱,到1981年運輸2.5萬標箱,明華公司在曲折中發展,對我國南北港口的集裝箱支線運輸起到了啟蒙、推動、普及和提高的作用。當時很多港口對集裝箱的操作,都由明華公司提供教材進行培訓,甚至不少港口的集裝箱裝卸設備也是明華公司提供的。

  “當時我國的企業興建都是國家投資,而明華公司從創辦的第一天起,就是自主經營、自籌資金、自負盈虧、獨立核算。公司的貨源主要也是依靠自己在市場上攬取。”江波説,這就是市場化運作。

  明華公司的船隊規模不斷壯大,此後又創建了幹散貨船隊和油輪船隊。在成功經受住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航運大蕭條考驗後,明華公司趁船價低落,抓緊時間新購船舶。特別是自1988年起,明華公司收購了董氏家族的大型油輪船隊,此後又與金山輪船公司合作建造了幾艘大型油輪。收購的39萬噸級VLCC(超大型油輪)和8萬噸級成品油輪,填補了我國沒有大型油輪的空白。到1992年董氏家族全部退出股權時,明華公司已經成為擁有400萬噸運力的大船東。

  “1990年,明華公司成立10週年,那時我們已將購船貸款全部還清。這些船當時市值7930萬美元,每天可凈賺4萬美元。”江波始終認為,明華公司的創建與發展,是招商局集團在香港發展最成功的例子。

  2004年12月,招商局集團整合旗下遠洋運輸資産,聯合中石化集團等企業共同發起設立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即招商輪船),兩年後在A股上市。截至2018年9月,招商輪船共擁有船舶107艘,共計2696萬載重噸。

  在修造船方面,招商局集團也下了大力氣。1965年成立的友聯船廠,于改革開放後在香港進行了擴建,此後又在蛇口工業區和漳州開發區分別設了分廠。江波告訴記者,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友聯船廠基本解決了我國遠洋公司的修船問題,為遠洋船隊節省了大量的修船費用。隨著1986年成功收購香港歐亞船廠,招商局集團的修造船能力進一步增強。

  多种經營 衝破行業管理的界限

  在改革開放初期確定的招商局24字方針中,“多种經營”成為企業發展的靈魂。

  “當時葉飛部長説過一句概括性的話:‘招商局在香港除了賭場、妓院不可以搞,只要有利,什麼都可以搞!’”江波説,這個方針衝破了交通運輸行業管理的界限,才有了此後40年招商局的開拓創新。

  金融領域是招商局集團重點開拓的疆土,招商銀行就是典型代表。作為我國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國家從體制外推動銀行業改革的第一家試點銀行,如今的招商銀行已連續6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擁有境內外分支機構逾1800家。

  曾任招商銀行董事長的江波回憶,1986年,借著時任國務委員兼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陳慕華到蛇口考察的機會,袁庚大膽提出了由蛇口工業區負責、而不是由國家投資,成立一家商業銀行的設想。同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批復同意成立招商銀行。1987年4月8日,招商銀行正式開業。

  “建立一個體制外的銀行體系,可以引入競爭、推進改革。我們把服務看作是重大的改革,抓住了服務就抓住了銀行發展的龍頭。”江波回憶,在成立之初,招商銀行就充分學習香港的服務理念,“員工學會了到府服務拉存款,一些分支行還推出了咖啡茶水招待,只要你進了銀行就能享受,這在當時轟動了國內銀行業。”在服務理念的帶動下,招商銀行開創了中國銀行業的眾多第一:推出了境內第一個基於客戶號管理的借記卡、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網上銀行、第一張國際標準雙幣信用卡……

  招商銀行還確定了服務交通運輸行業的方針。1988年和1994年,招商銀行分別進行了兩次增資擴股,中遠、廣州海運局、廣東省交通廳公路管理局、山東省交通廳、秦皇島港務局等交通系統單位參與了投資。招商銀行不僅從這些單位吸收了大量存款,同時也加強了向交通部所屬企業的放款傾斜,形成了良性互動,一定程度上為交通運輸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援。

  1992年2月,海虹公司在香港上市,是招商局集團多种經營的重要里程碑。從一家生産船用油漆的企業,到中國內地首家在港上市企業,最核心的變化在於經營理念。

  當時的招商局集團正快速發展,而資金來源除了利潤積累就是銀行貸款,公司的負債率達到了極限。此前收購友聯銀行這家上市公司的經歷給了江波啟發——在很多國家的資本市場裏,集資方式多種多樣,招商局為什麼不能試試?他從此動了拿海虹公司試著上市的念頭。

  上市前,海虹公司的幾家包銷商反映之好超出了人們的預料,這大大增強了江波的信心。不出所料,上市當天,無論是認購海虹股票的公司或個人數量,還是認購動用的香港市場資金規模,都創造了當時香港股市的第二高紀錄。海虹股價首日就從每股1.5港元升至4.2港元。

  一如香港媒體的大標題——《海虹為中資機構打了頭炮》,海虹上市取得了巨大成功。香港《經濟新聞》在海虹上市第二日發表評論稱,這説明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相當看好,受海虹的鼓勵,隨後不斷會有中資公司甚至國營企業陸續上市。

  “海虹上市給我們帶來了資金,更重要的是給內地企業很大的信心。”江波回憶,這種探索與嘗試,招商局做了很多——除了在金融領域發展銀行、建立基金、發行債券,房地産、工業製造等領域也都有招商局的身影,可謂遍地開花。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袁庚、江波這一代人,讓招商局成為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和收穫者,而江波卻謙遜地表示,這一切並不是先知或遠謀,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採訪結束時,他對記者説:“改革和創新是我們發展事業所必備的,40年前如此,40年後亦然。”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