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當“底色”須實幹“點睛”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中國共産黨在近百年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中,用實幹引領積貧積弱的中國實現了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開創性、歷史性飛躍。空談與實幹利害不言而喻。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趙括“紙上談兵”,兩晉學士的“虛談廢務”,歷來是治國理政的大忌。因此,黨員幹部應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以實幹鑄擔當、繪丹心。
以“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的責任感,為擔當底色“點睛”。毛澤東同志在《湘江評論》中寫道:“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説,誰説?我們不幹,誰幹?”習近平總書記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新時代中國共産黨的歷史使命。”家國天下,舍我其誰。作為許黨為國為民的共産黨人,應樹立起與時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肩負起時代、國家、社會、崗位賦予的責任。當如焦裕祿、楊善洲,寄情蒼生;當如黃旭華,胸懷祖國,一生為國“潛”。要堅持思想引領,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廓清思想迷霧,穩住“主心骨”,保持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敬畏之心。發揚釘釘子精神,傾力盡責。堅持問題導向,科學實幹;創新實幹,精益卓越。
以“繁霜儘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的家國情,為擔當底色“點睛”。古有《禮記 大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今有獻身“綠色事業”的塞罕壩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兩彈一星”元勳,胸懷大局、艱苦創業的“西遷人”;“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的孔繁森,“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黃大年,“島就是家,島就是國”的王繼才等等。由此觀知,家國情始終貫穿于每個時代,他們把愛國情、報國志融於時代所需中。新時代,新作為。古今先賢尚能如此,今黨員幹部應把“家國情”融入實幹中,堅持政治引領,把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忠於使命、忠於祖國,忠於崗位、忠於職守。
以“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的憂患意識,為擔當底色“點睛”。唐代開元盛世,玄宗驕奢倦怠,沉溺安樂,致使“安史之亂”;清朝康乾盛世,朝野得意于文治武功,疏忽廉潔吏治,轉而嘉道中衰。往往“溫水煮青蛙”的危險,源於不易察覺,禍患積微。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的經濟建設、民主法治建設、思想文化建設、科技建設等方面取得矚目成就。同時,須清醒意識到,我們在實體經濟、民生、生態、社會文明水準、意識形態等領域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故此,在關鍵節點上不能當“馬大哈”,須繃緊憂患這根弦。對已經看清的問題,要深入研判、早做謀劃;對“雲裏霧裏”的問題,要“敏感”其風險點,密切跟蹤,不斷增強預見性,保持底線思維,做到喜不忘憂、未雨綢繆。
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為擔當底色“點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是不計其數的開拓者,櫛風沐雨,才讓中國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魯迅説“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聚力擁抱新時代,揚帆起航迎未來。對此,更需“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實幹。首先,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要能吃苦,不怕累。其次,揚鞭奮蹄要步穩,以“弄潮兒”的奮進姿態,敢於涉險灘,勇於衝破觀念桎梏,勇於突破固化利益的藩籬。最後,腳踏實地亦要仰望星空,放眼寰宇看世界,不閉門造車、不拾人牙慧,要吐故納新。
擔當“底色”須實幹“點睛”。十九大報告擘畫了新時代藍圖,讓實幹有意,黨員幹部應用實幹“點睛”擔當底色,在藍圖上繪就“丹心”,讓新時代藍圖鐫刻為史實。(南方網陳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