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發出深化改革動員令
開欄的話
習近平總書記是從群眾中成長起來的人民領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從實踐中産生的科學理論。從今日起,本報推出“新思想從實踐中産生”系列報道,通過實地採訪,追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軌跡,以期使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更好地理解新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切實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深圳蓮花山滿目蒼翠,山頂的鄧小平銅像巍然矗立。2012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銅像旁親手種下一棵高山榕。如今,這棵十多米高的大樹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國內考察就選擇到得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深圳,這是一次意義重大的政治宣示,這是一次影響深遠的思想引導,這是一次催人奮進的改革動員。在這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
時隔5年多,在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我們來到深圳,沿著當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足跡,回顧那一個個激動人心的場景,再現那一個個令人難忘的畫面。
楊義標(時任深圳市蓮花山公園管理處主任):
總書記種下“信心樹”
“他揮動鐵鍬的姿勢有板有眼,很自然,很熟練,一看就幹過農活。”楊義標清晰記得那天習近平總書記在蓮花山栽種高山榕的場景。
2012年12月8日是個星期六,蓮花山公園遊人很多,但當天既沒有封路,也沒有清場。
9時30分左右,兩輛中巴車開至蓮花山腳下。下車後,習近平總書記一路步行走向山頂廣場。“總書記來了!”“總書記好!”沿途的市民和遊客都很激動,紛紛鼓掌,爭相和總書記握手。
習近平總書記微笑著和大家握手,還不時提醒大家“別擠著了”。“到了山頂,總書記不是先跟迎候在這裡的幹部握手,而是走向群眾和他們握手交流,在場的群眾都很感動。”楊義標説。
在山頂廣場,習近平總書記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之後俯瞰深圳全貌。
高山榕樹是嶺南本土樹種,寓意吉祥繁榮。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深圳仙湖植物園曾親手種下一棵。
“20年後,總書記在小平同志銅像不遠處,再次種下高山榕。總書記説,改革開放的決定是正確的,我們今後仍然要走這條正確的道路。這是富國之路、富民之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開拓,要上新水準。”5年多過去了,楊義標對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話,仍然能夠一字不落地背下來。
“總書記種下的是常青樹,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樹’‘希望樹’!”楊義標説。
李灝(曾任深圳市委書記):
總書記是當之無愧的改革家
“聽了總書記的講話,在場每一個人都很激動,也很振奮!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92歲的李灝回憶起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在家中,他站在習近平總書記身旁的那張照片,擺放在客廳最醒目的地方。問及當時的場景,李灝連聲稱讚習近平總書記“非常了不起,非常有遠見”。
老伴陳惠珍和他同齡,兩人攜手走過近70年。夫妻倆捧出一本厚厚的相冊,動情地向我們介紹起當時的場景。
當天,李灝等4位曾陪同小平同志視察深圳的老同志,隨著習近平總書記一同來到小平銅像前。總書記緩步向前,敬獻花籃,仔細整理綬帶,並向銅像三鞠躬。
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家説,我們來瞻仰鄧小平銅像,就是要表明我們將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奮力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
“這番話説明,總書記是高舉改革開放大旗的!他的改革開放思想和小平同志一脈相承,而且是創新發展的。”李灝説。
回憶起深圳幾十年的發展歷程,李灝感慨良多:“這幾年,總書記反覆強調,改革要蹄疾步穩,這話説得多好啊!世界上哪有那麼多十拿九穩的事,看準了就要大膽試,勇於‘吃螃蟹’,否則哪有今天的深圳?同時也要謹慎,要看條件,不能蠻幹。”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
“看得出,總書記對改革有堅定意志、系統謀劃和前瞻思考,他是當之無愧的改革家!有他為我們領路,是民族之幸,是黨和人民之福!”李灝説。
馬化騰(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總書記的話讓我們更有勁頭
2012年12月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騰訊公司。在騰訊大廈二層展廳,馬化騰向總書記詳細介紹了騰訊的即時通訊産品、網路資訊、微信等核心業務和平臺。習近平總書記還觀看了騰訊研製的全球首款互動式投影儀演示。
“對於網際網路産品尤其是微信,總書記興趣濃厚,問得也多也細。我們演示了微信的文字、表情、語音等互動方式,並現場拍下一張照片,展示微信的圖片傳送功能。”馬化騰説。
當總書記得知,微信已在東南亞、中東等市場佔有率領先,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成功走出國門的一款代表性産品,他表示肯定並關切地詢問在國際競爭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鼓勵騰訊不斷進取,為民族網際網路産業走向世界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指出,現在人類已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這樣一個歷史階段,這是一個世界潮流,而且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對人類的生活、生産、生産力的發展都具有很大的進步推動作用。希望騰訊繼續保持創新優勢,為推動中國網際網路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能夠強烈感受到,總書記具有深邃思想、寬廣視野和世界眼光,對網際網路和科技創新高度重視。”馬化騰説,“我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也應當成為改革開放的推動者。總書記的講話,讓我們創新創業更有勁頭!我向總書記表了態:騰訊人將在高新技術領域創造更多佳績!”
鄭宏傑(時任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局長):
總書記叮囑我們不搞“瓜菜代”
“雖然只有短短40分鐘,但是我們充分感受到了總書記的領袖風範和人格魅力,當時腦子裏跳出4個字:國運到了!”
2012年12月7日下午3時許,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前海,這是他深圳考察的第一站。鄭宏傑時任前海管理局局長,他負責向總書記介紹前海建設情況。
當時的前海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工地,伴著施工機械的轟鳴,鄭宏傑向總書記作了簡要彙報。
聽完彙報,習近平總書記極目遠眺。“總書記興致很高,他説,前海現在這種建設場面,使我們回憶起深圳初創時期的景象,一張白紙,從零開始,可以畫最美、最好的圖畫,關鍵是怎麼畫好。”總書記提出3點要求:一是依託香港,二是服務內地,三是國際化。
回想起總書記站在坡上講話的場景,鄭宏傑仍很激動:“我現在還記得,他的鞋上落了一層灰。總書記指出,把前海作為改革開放的一塊試驗田,繼續獲得經驗並向全國推廣。要發揚特區‘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落實好先行先試的特殊政策。他鼓勵我們大膽地往前走。”
“一定要注重高端,要精耕細作、精雕細琢,不能搞一堆‘瓜菜代’。”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鄭宏傑記得格外清楚,“他確實高瞻遠矚,想得更深、看得更遠。”
鄧錦輝(羅湖區漁民村社區居委會副主任):
總書記希望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漁民村,與羅湖口岸近在咫尺,與香港隔江相望。
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來到這裡,考察了村黨群服務中心、警務室和居委會,還走進村民家裏,與大家圍坐在一起,拉家常、説變化。
“見到總書記,我的心都快蹦出來了!”鄧錦輝回憶,習近平總書記問得特別細:漁民村現在有多少棟樓房,如何出租,出租的對像是誰,全村多少人,每戶一年有多少收入?“總書記還誇我們,居委會工作功不可沒。這話讓我們感到很溫暖!”
從當初的小漁村到如今花園式的現代化社區,漁民村的變化是深圳改革開放40年的縮影。
鄧錦輝介紹,漁民村原住民是東莞一帶水上漂泊的漁民。改革開放後,大夥兒開始承包魚塘搞養殖,買“泥頭車”(拉建築用料的卡車——記者注)跑運輸,辦來料加工廠,憑著特區政策和毗鄰香港的優勢,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成為國內最早的“萬元戶村”。
鄧錦輝就是村裏的第一批“萬元戶”,1982年就住上了2層的小樓。現在的社區是村裏統一蓋的,一共12棟高層,出租了1200余套,由物業公司統一齣租和管理,村民每戶年收入能達到50萬元左右。
看到漁民村的幸福生活,習近平總書記説:“這是歷史性的跨越!看到你們生活過得好,我非常高興!希望你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更幸福的生活。”
在漁民村社區廣場,習近平總書記微笑著和大家一一握手、問好,還抱起一個嬰兒。
“總書記説,社區居民對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衷心擁護,感情很真實,看了很高興,希望你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上車後,總書記還不停揮手,跟我們説再見。當時特別感動,眼淚一直在眼眶裏打轉!”
“這幾年,總書記經常提到獲得感、幸福感,體現了黨的領袖的為民情懷。”鄧錦輝説,“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村裏人都有一個願望,請總書記再來看看我們今天的變化!”(記者 汪曉東 張 煒 趙丹彤 呂紹剛)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14日 01 版)
(責編:王楠、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