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2018-08-31 17:55:00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字號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於2018年9月3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中非領導人將圍繞“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這一峰會主題,共敘友情,共商合作,共話未來。這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團圓,也是中國今年舉辦的規模最大、外國領導人出席最多的主場外交。屆時,眾多非洲國家領導人和非盟委員會主席將率團與會,聯合國秘書長作為特邀嘉賓、27個國際和非洲地區組織作為觀察員也將出席峰會有關活動;分別在2016年、2018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復交的聖多美普林西比、布吉納法索也會參與本屆峰會。

  回顧中非合作論壇,自2000年成立至今的18年,從呱呱墜地的嬰兒成長為玉樹臨風的青年,自是經歷了一番歷練與考驗。在中非合作論壇的引領下,中非關係與中非合作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與最佳機遇期,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中非人民。在國際形勢不斷變化的當下,中國與非洲各國如何抓住機遇,攜手邁向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構建民心相通、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將成為本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最大亮點。

  中非經貿合作成果喜人

  隨著中國與非洲國家在政治外交上建立新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且不斷升級,中國與非洲國家的經貿往來,在政治互信的基礎上率先實現了重大發展與突破。特別是中非合作論壇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召開之後,中非經貿合作進入了快速、全面、穩定發展的新階段,雙邊合作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展開,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非洲大陸已經成為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重要地區。

  據統計,中非貿易額在2000年突破100億美元,在2008年突破千億美元達到1068億美元,在2013年突破2000億美元,2014年超過2200億美元,是中非合作論壇啟動時的22倍。2009年以來,中國始終保持著非洲最大貿易夥伴地位,中非合作對非洲經濟貢獻率已超過20%。儘管中非經貿額在2017年回落到1700億美元,但總體來看,中非貿易的結構在不斷優化。中國對非出口方面,從最初的礦産、棉花等初級産品為主,以及後來的輕工、食品、化工、土畜産等為主,轉向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機電、高新技術裝備為主;在非對華出口方面,隨著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減免關稅等措施,非洲的鋼材、銅材、化肥、電子産品等工業製成品陸續進入中國市場,非洲對華出口額增長迅速,從2000年的56億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131.7億美元。簡言之,中國商品物美價廉,適合非洲市場的消費水準,滿足了非洲人民的需求;中國從非洲進口的主要商品有石油、礦産品、木材、鑽石等,這些産品滿足了中國經濟建設的需求。中非貿易的不斷增長對中非各自經濟的發展和雙方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十分有利。

  中非基建

  産能合作再立新功

  中非之間的合作正在轉型升級,從援助和一般貿易往來逐步向産業對接、産能合作和技術轉移升級,從以承包為主的合作方式逐步向投資運作和金融合作升級。

  非洲大多數國家正致力於經濟多元化、工業化,而制約非洲發展最大的瓶頸之一是落後的基礎設施條件。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走在前列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的這條發展經驗,對於今天的非洲國傢具有很大的借鑒價值。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大量優勢産能和裝備技術,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累的成熟經驗,已經具備了“走出去”的能力水準和現實需求,而非洲正在成為中國基礎設施領域産能“走出去”的最佳承接地之一。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非投資建設的經貿園區數已經超過了20個,吸引入園的企業共計360余家;中國農業部與17個非洲國家和組織簽署31份合作文件,援建了22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中國累計幫助非洲修建和在建鐵路5675公里、公路4507公里、港口9個、機場12個以及幾十個會議中心、政府辦公樓和議會大廈等。中國已成為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由中國建設和改善的公路、鐵路和通訊系統等基礎設施,大大促進了非洲製造業的發展,為當地盤活了能夠滿足醫療和教育等民生需求的資源,並使當地的商業活動更加順暢。

  在非洲國家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的基礎上,中非産能合作是拉動中非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國際産能合作主要是圍繞生産能力新建、轉移和提升的國際合作,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以製造業及相關基礎設施、能源資源開發為主要領域,以直接投資、工程承包、裝備貿易和技術合作為主要形式。為此,中非産能合作的實施也正圍繞著基礎設施與園區建設推進。鋻於非洲國家眾多且各國經濟發展水準相差懸殊,中國政府正在有針對性地試點推進以互聯互通和工業化建設為核心的中非産能合作。例如,選擇政局穩定、經濟增速和一體化進程較快、對華長期友好的東非地區(肯亞、坦尚尼亞)以及非洲第二人口大國衣索比亞、中部非洲的剛果(布)為中非産能合作的優先“試水區”;優選南非這個非洲大陸經濟強國為重點實施國家。目前,在上述非洲國家和地區都有代表性項目發力對接,有的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

  中非人文交流日益緊密

  當代中非合作不僅只是貿易、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物質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實際上還伴隨著日益緊密的國家發展與治理能力建設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伴隨著中非雙方在國家制度和社會管理方面日益緊密的相互認知、溝通與合作。努力推進面向普通百姓的中非人文交流、教育合作、思想溝通和知識對話,就是新時代中非關係與中非合作的重點領域與方向。

  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圍繞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五大支柱”,依託中非“十大合作計劃”,為中非人文交流提出新規劃、注入新動力。在公佈的中非“十大合作計劃”中的人文交流部分,中方將為非洲援建5所文化中心,為非洲1萬個村落提供衛星電視項目建設;為非洲提供2000個學歷學位教育名額和3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每年組織200名非洲學者訪華和500名非洲青年來華研修;每年培訓1000名非洲新聞領域從業人員;支援開通更多中非直航航班,促進中非旅遊合作。習近平主席指出,中非“要加強文明對話、理念交流、文化互動”“著力加強青年、婦女、智庫、媒體、高校等各界人員往來,促進文化融通、政策貫通、人心相通,推動共同進步,讓中非人民世代友好。”這些年來,約翰內斯堡峰會上提出的舉措正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實,中非人文交流合作成績斐然:雙方已建立130多對友好城市關係;近年來每年赴非旅遊的中國遊客超過百萬人次;中非青年大聯歡、中非智庫論壇、中非媒體合作論壇等人文交流活動成功舉行;中方在非洲培訓了16.2萬名各類職業技術人員,為非洲提供了4.3萬個來華培訓名額、2萬多個政府獎學金名額和1300多個學歷學位教育名額。

  作為中非關係發展的“五大支柱”之一,中非文明交流互鑒已被提升到戰略層面。中非合作關係要可持續發展,雙方要構建發展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一個重要的方面,是中非雙方需要通過共同努力,逐漸構建起以共同發展為目標、以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為特徵的“知識共用和思想交流的人文夥伴關係”。這種人文交流合作的夥伴關係,可以為中非政治、經濟、安全、外交等多方面合作提供更寬廣堅實的精神支撐平臺。

  今天,中國和非洲都正走在復興與發展的道路上,中非雙方的合作也日益超出政治與經濟領域而向更深層次更具本質意義的思想交流與知識共用領域拓展。為實現這一目標,中非雙方需以持續的努力和有效的措施,來推進雙方更好地認識自我、認識對方、認識變化中的彼此及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幾天后將舉行的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就中非合作達成多項共識與成果,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要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範圍,而是要支援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用的百花園。”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