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基層 服務農村——李保國精神在燕趙大地熠熠生輝
光明日報記者 陳元秋 耿建擴
李保國紮根太行山區30多年,推廣實用技術36項,先後舉辦不同層次的培訓班800余場次,讓140萬畝荒山披綠,打造了“漿水”板栗、“綠嶺”核桃等全國知名品牌,幫助農民增收35億元以上,10余萬農民在他的帶領下脫貧致富。
李保國2016年4月去世後,先後被中宣部追授“時代楷模”稱號,被中組部追授“全國優秀共産黨員”稱號,被教育部追授“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被中國科協追授“全國傑出科技人才”稱號,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追授“全國脫貧攻堅模範”榮譽稱號。
李保國是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的楷模,是廣大師生學習的榜樣。兩年多來,河北廣大知識分子群體深入學習李保國事跡,積極弘揚無私奉獻精神,追尋太行山新愚公的足跡繼續前行。
8月2日,由河北農業大學師生組成的扶貧志願服務小隊來到張家口市陽原縣馬圈堡鄉榆林關村,開展入戶調研,贈送農業技術手冊,現場科技培訓,傳授養殖知識,破解養殖難題。作為李保國生前工作的高校,河北農大於2016年6月開始組建李保國扶貧志願服務隊,目前已發展到志願服務隊分隊26支,小隊122支,成員總計953人,包括李保國教授團隊的重要成員齊國輝、張雪梅,“太行山道路”首批實踐者孫建設、穀子林、張立峰等。
李保國的足跡遍佈河北邢臺縣、內丘縣、臨城縣、易縣、平山縣等太行山扶貧基地的現場,他的交通工具囊括了火車、汽車、拖拉機、摩托車、自行車等,他一年中有200多天奔波在扶貧一線上。沿著李保國教授的足跡,志願服務隊紮根基層、服務基層,以種植業和畜牧養殖業技術諮詢服務為重點,涵蓋山區綠化、産業發展、區域規劃、政策宣講、支教助教、民情社情調研、關愛留守兒童等志願服務內容。
2016年以來,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充分發揮農科優勢,從農、果、牧、加工等20多個專業領域組建10個科技特派團,深入生産一線,圍繞區域農業産業化發展存在的關鍵問題,為地方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出謀劃策,扶持發展了果蔬種植、家禽飼養、食品加工等10余個專業合作社。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團開展各類實用技術培訓500余期,培訓農民數萬人次,為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組織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在燕趙大地,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團隊踐行著李保國無私奉獻精神,投身基層、服務農村,在最廣闊天地奉獻著汗水與青春。河北醫科大學開展了“追尋李保國足跡,踐行兩學一做,服務基層醫療”等活動,精準服務基層醫療衛生事業,改善了基層看病難和缺醫少藥問題。河北地質大學尚國琲教授團隊為全省20余個縣市提供土地利用規劃和整理服務,提升了産糧效率。河北大學王謙教授團隊深入鑽研食用菌種植技術,創新性地使用農業廢棄物黍子、胡麻秸稈基質培育姬菇。河北工程大學陳敬誼教授團隊深入河北各地的果樹種植區,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傳授先進技術,引進和推廣新品種,帶動了無數果農脫貧致富。
《光明日報》( 2018年08月14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