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慶祝黨的生日,做合格答卷人

2018-07-01 13:47: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今天是中國共産黨成立97週年華誕,舉國同慶,億兆歡呼。回顧既往,我們無比自豪,心潮澎湃;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意氣風發。“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次黨代會,全國只有13個代表,50多個黨員,如同星星之火;看今朝,“天翻地覆慨而慷”,我們已經擁有8900多萬黨員,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執政黨,正帶領億萬人民闊步行進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

  慶祝黨的生日,我們固然要充分展示黨取得的輝煌成就,回憶我們走過的黃洋界、臘子口、婁山關、吳起鎮,更要牢牢記住黨在新時期的歷史使命,不負人民重托,恪盡職守,埋頭苦幹,創造新的更大輝煌。於是,我不由想起2018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説的一句話:“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擲地有聲,一言九鼎,且意味深長,內涵豐富。

  習近平總書記這句話,源於毛澤東同志當年的“趕考論”。1949年3月23日上午,黨中央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京,毛澤東説:“我們現在是進京趕考。”周恩來接著説:“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説:“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趕考、考試及格、考個好成績等,都是對我黨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時充滿必勝信心的形象比喻,淺顯通俗卻又意味深長,詼諧風趣而又極其嚴肅。因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和深邃內涵,被世人廣為傳誦開來,成為中共黨史上的佳話,也留給一代代中國共産黨人始終縈繞其心頭的“趕考情結”。

  建黨97年來,我黨幾代領導人都一以貫之地秉持這種“趕考”觀,保持這種“趕考”狀態,朝乾夕惕,自強不息,不自滿,不懈怠,不停滯,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和無畏的奮鬥勇氣,努力完成時代賦予的答卷,做一個合格的答卷人。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柏坡考察時指出:“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説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複雜,應該説,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此外,總書記還在多個場合提到“趕考”問題,諄諄告誡黨員幹部,我們還在趕考。

  既然是在“趕考”,那麼任何考試都主要包括三個環節:出卷,答卷,閱卷。對於中國共産黨人來説,1949年代,是由其時所處的新舊交替時代出卷,主要內容是如何在一片戰爭的廢墟上建立新中國,如何向一窮二白的現實挑戰。而負責答卷的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産黨人,從容鎮定,胸有成竹,不畏困難,奮力前行,圓滿完成答卷,帶領人民迅速治療戰爭創傷,建立起了欣欣向榮的新中國,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因而獲得了億萬人民的衷心擁戴和國際社會的一致公認。

  今天的中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使中國的發展站到一個更高層級的歷史方位上,新時代給我們出的考卷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內容更豐富,時間更緊迫。同時,作為答卷人的“考生”,當代中國共産黨人也更成熟穩健,更自信堅定,更胸有成竹,有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有近9000萬黨員戮力同心,有13億人民竭誠擁護,我們一定能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擔負起歷史賦予的重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左傳 襄公十一年》提出:“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魏徵在大唐帝國全盛之時,也在《諫太宗十思疏》中提出:“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今天,我們的黨正值盛年,威信極高,活力四射,經驗豐富,凝聚力強;國家也正進入盛世,國力強盛,經濟繁榮,但我們決不能驕傲自大,固步自封。相反,一定要高瞻遠矚,增強憂患意識,清醒地看到我們面臨的潛在和現實的困難和挑戰,清醒地看到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國際競爭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壓力,並將其轉化為興黨之責、興國之責,繼續謙虛謹慎、艱苦奮鬥,以再接再厲,更上層樓。

  建黨97年,中國共産黨被歷史充分肯定,為人民熱烈擁戴,但是成績只能説明過去,我們絕不能躺在成績簿上睡大覺,不能像李自成那樣,追求享樂,心生懈怠,鬥志衰退,安而忘危,最後“趕考”失敗,被趕出北京,走向滅亡。我們一定要汲取李自成“趕考”失敗的歷史教訓,居安思危,自強不息,走好自己的 “趕考”之旅,交出完美答卷。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趕考”,意義重大,難度空前,前景輝煌,因而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不會一帆風順,要有攻堅克難的精神準備;不會一路凱歌,要有做難題,解怪題的心理準備。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體共産黨人勠力同心,奮力拼搏,就一定能交出一份讓時代滿意、人民叫好的歷史答卷!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