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夢踐行者】社區規劃師:他用一碗粥鬆動了人心之間的壁壘

2018-06-19 15:12:00
來源:金羊網
字號

 

  社區規劃師:打開人心之墻的微力量

  金羊網記者 劉雲

  在廣州城的微改造中,活躍著一群“社區規劃師”。他們讓“指點江山”的規劃技能,走進了弄堂里巷深處;讓代表“高大上”的專業人士,顯得親和而又接地氣。

  記者最近採訪了三位極具特點的規劃師,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故事,詮釋社區規劃師的作用和力量。

  葉敏

  藝術源於生活,還要回歸生活

  葉敏是一位建築師,她在廣州很出名,二沙島文立方、億達大廈、方所等是其代表作。後來,葉敏多了一個身份,叫“街區總規劃師”。

  十年前,受日本大地藝術祭的影響,葉敏在廣州越秀區農林街竹絲崗社區,以“居民需求”為切入的規劃實踐,開啟了“藝術除了好看,還有什麼用”的探索。

  “扉美術館紮根竹絲崗社區十年之久,隔絕於安靜辦公與熙攘生活之間的一片小天地,很多時候是大廈上班一族閒暇抽煙之所。十年來,扉美術館舉辦了300余場展覽及活動,居民卻極少來。這讓我們思考:總説藝術源於生活,可藝術又該如何回歸生活呢?”葉敏説。

  在美術館開設十週年之際,葉敏請來一位藝術家——自稱是個生活者、業餘才做藝術的宋冬,一同實現這個想法:怎麼讓藝術跟生活聯繫在一起。

  在周邊社區裏轉了又轉後,宋冬選擇了從美術館旁邊的菜市場入手。他們決定要改造菜市場跟美術館所在樓之間的圍墻。

  6月18日記者走到東山口電車總站後街,看到一座《無界的墻》:木頭窗戶格子拼成的一個“新圍墻”,以U形的模樣,把美術館包了起來。“新圍墻”裏挂了773盞沒有一個重樣的燈和1682件回收到的舊物。那些燈或從廢品收購站裏撈回來,或是從不要此物的人家裏收集而來,1682件舊物裏,40%來自藝術家宋冬在北京等地的長年徵集,60%卻是來自竹絲崗社區居民的熱心提供。

  亮亮堂堂由窗戶做的墻建成以後,吸引了很多社區鄰居。有人經過就好奇,問“這是不是開了個賣燈的呀”,然後就進來看,特別是老人喜歡帶著小孩來。誰曾想:無界墻竟然改變了社區居民每天的生活路徑。原來過門而不入的地方,變成很多人從地鐵站出來後特意繞一圈的小徑,就這樣,一條原本沒有、走的人多而出現的106米公共散步道,因無界墻而産生了。

  “關於公共性,一直是建築師思考的問題。建築物不是給人看的,而是給人用的。既然是給人用,就要滿足使用者的意見。”葉敏説,“這個墻,把本來沒什麼用的一個厚墻,變成了社區的一個公共活動的空間,打通的就是藝術和生活的那堵隔墻。”

  無界圍墻落成後,扉美術館的工作人員組織大家用36張舊式木製單人床拼了一個100多米長的桌子,形成宋冬的作品“長街為”的藝術空間。“長街為”是一個公眾參與的公共藝術作品,竹絲崗居民因這個藝術作品多了許多社區活動,比如:放電影、演話劇;比如,過年的時候,書法家來寫揮春,送給街坊,然後猜燈謎。今年元宵節時,因為無界墻裏的700多盞燈,這106米小徑,成為居民們的一個“打卡點”,大家都來這裡賞燈……

  作為社區規劃師,面對這樣的結果,葉敏説:“設計其實不能僅僅自上而下,也需要自下而上,只有讓藝術回歸生活當中,讓居民參與進來,規劃師的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何志森

  一碗粥鬆動了人心之間的壁壘

  如果問,社區居民和生活之間最緊密的聯繫是什麼?答案或許應是菜市場。每日必備的買菜做飯,讓生活有了味道,有了煙火之氣。

  有人説,菜市場是鄉巴佬,藝術是陽春白雪,兩者看來三觀不合?而就在無界墻打通的竹絲崗菜市場裏,曾舉辦過一個打通兩者的設計活動。

  兩者如何會發生“美學的搭配”呢?“一碗粥,沒錯,就是一碗粥。”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師、扉美術館副館長何志森博士告訴記者,他帶領學生完成了竹絲崗菜市場的改造。

  張鑫雨是“煮粥”環節的主要完成者之一。作為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風景園林係一名大三學生,微改造實施之前,她和另外幾個女生在菜市場反覆走了多遍,“我們發現,除了買賣交易,市場裏人與人之間很少互動,儘管這麼多年來,他們每天起早摸黑地進菜賣菜,除了臨近攤主,隔遠一點的檔口攤主都不認識。彼此沒有交集”。

  社區微改造,除了硬體環境變好,還要有軟環境的改善。怎樣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呢?

  “我和學生們想到了一碗粥。”何志森説,“廣州是座喜歡喝粥的城市,粥不僅自帶溫度,而且富含營養。在廣州人的飲食文化中,粥就是家的符號和記憶。”

  何志森要求學生們在不同的攤位上爭取到不同的食材,並用買到的食材,煲了一大鍋粥。重要的是,在購買食材時,畫一張圖,將菜市場的各個攤位在圖上標示出來,並標注為這鍋粥提供食材的攤位,包括魚檔、番茄檔……

  當學生們將一碗碗熱粥分享給每位攤主時,攤主們感動了,“我在菜市場賣了這麼多年菜,從來沒有人為我煮過一碗粥。”一位阿姨邊喝邊為何志森還有學生們豎起大拇指。

  而當標注了為粥貢獻食材的圖畫送到每位攤主面前時,大家都會意地笑了,原來這碗粥裏,蘊含了市場裏那些“沒有交集的老朋友”的無言情誼。有的攤主把畫挂到了墻上説:“我老了後,也要拿岀來看。”

  一碗粥,一幅畫,打破了攤主位多年間的人心壁壘,用一種食物勾聯起人與人之間的關聯,如此自然,卻又動人。

  竹絲崗居民、簡書作者木月生表示,作為旁觀者的我,以一個家庭主婦的角度來看,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挖掘才是規劃師和設計師應該考慮的首要問題。這次由何志森和學生們所做的設計,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撬開了生活最樸實的樂趣。

  李敏勝

  讓參與式討論真實有用

  2018年4月24日上午,在北堤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中大規劃院副院長李敏勝參與了一場針對“美麗街角”方案設計的公眾參與式意見徵詢會。

  以社區規劃師身份出現的李敏勝欣喜地看到,對居民來説,這是他們第二次參加這種如遊戲般好玩的活動;通過之前參與式討論的引導和磨合,居民已經可以十分清晰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意見,這使得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討論會溝通較為順暢。

  參與討論的居民提出: 小區內車輛隨便停放,有“僵屍車”應該及時清理;希望可以加裝電梯,怎麼計算費用?政府可以給補助嗎?已經廢棄的舊垃圾房應該及時拆掉;高大喬木枝葉太過茂盛,枝葉修剪不及時,遮擋了窗戶,而且有折斷砸人的危險……

  李敏勝和工作坊團隊成員將這些意見歸納匯總後,及時更新了八個“美麗街角”的功能類別指引表,通過參與式討論獲得的設計意見更能真切地反映社區居民在日常使用的實際需求,這也是共同締造的初衷——讓參與式討論變得真實有用。

  在廣州,像李敏勝這樣的社區規劃師約有180位,均受招募于廣州市編研中心,這些人當中既有規劃設計單位、高校、社會團體的規劃師,也有熱心居民。

  “當前,我國的規劃,已從以擴張為導向的增量規劃轉型為以人為本的存量規劃。隨著國家發展回歸以人為本,規劃隨之回歸到‘人的城市’,同時規劃師角色也從傳統的權威專業者轉變為規劃的組織者、協調者和引導者,回歸到社區。”李敏勝説。

  作為政府和居民的“中間人”,社區規劃師紮根社區,注重“以人為本”,不僅帶動了社區自治、共治能力的培育,對空間正義和社區賦權起到價值表達的作用,也成為打開人心之墻的微力量。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