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鄧建軍:勤奮澆灌讓“黑牡丹”綻放在紡織重鎮

2018-06-14 17:44: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光明網訊(記者劉超)30年緊盯生産一線、參與技術改造項目500多個、攻克重大技術難題約30個,這一系列數字是鄧建軍幾十年工作成績最直觀的體現。鄧建軍是江蘇省常州市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職工董事。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走到行業技術的領跑者,鄧建軍在紡織機械設備的維護與製造這一領域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做工匠,做技術工人,沒有什麼太好的法子,也沒有什麼速成的辦法,就要靠踏踏實實的積累。”

  扯到床頭的電話線

  鄧建軍告訴光明網記者,作為技術工人,特別是他們這些搞自動化研究的,都需要很長時間的積澱,輕輕鬆鬆一下子成功是不可能的,沒有三五年的積累輕易上不了手。

  “就是熟能生巧吧。”

  事實上,鄧建軍在學校裏學的是電氣自動化專業,和紡織並沒有太大關係,剛入廠的他是名實實在在的“門外漢”。1988年,剛從江蘇常州輕工業學校畢業的鄧建軍成為了常州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電氣維修工。實習一年過後,鄧建軍被分做染色設備的維護與製造,這對於鄧建軍來説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學校裏學的東西完全用不上,一切只能從頭開始。

  “別看他現在挺能聊的,以前可內向得很,不怎麼説話的。”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備科科長蔣春發跟鄧建軍一個班組工作了很多年,在他看來,鄧建軍也許不是最有天賦的工人,但他是最踏實肯幹的。

  “剛入廠那幾年,他每天空閒時間都去看書,然後參加了自考,考了大專,後來又考了本科,那時候有他那種毅力的人不多。”蔣春發回憶道。鄧建軍的這種毅力在工作上很快體現了價值,他從一名半懂不懂的“門外漢”短時間內就成長為了車間設備維護的主力。

  當時由鄧建軍所在組維護的染色設備,在整條流水線上是單臺機,無可替代,需要24小時運轉,這也就使得設備出故障的幾率更高。

  “染色設備一齣故障,整個流水線都得停下來,損失的不是一點點。”為了減少損失,鄧建軍等設備維護人員都是24小時待命。蔣春發告訴記者,有時候半夜一兩點,設備出故障,他們就得趕緊找人去把宿舍裏的鄧建軍叫醒,但是這樣很不方便,後來為了加快設備故障後維修的進度,廠裏從車間扯了一條電話線到鄧建軍的床頭,隨時叫醒他。

  就是靠著這種踏實肯幹的精神,鄧建軍贏得了廠裏工人們的認可,他也進一步發揮自己的鑽勁,從進行設備的維護,再到帶領自己的團隊進行設備創新改造、製造,全方位保障了企業的發展以及在設備更新時的平穩過渡。

  現在,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牛仔布料行銷國內外,供應AEO、GAP、Levi's等知名品牌。

  團隊的帶頭人知識的分享者、傳遞者

  這麼多年來,每當有重大技術改造的時候,鄧建軍總會拉上自己創新工作室的所有成員,分門別類的進行“頭腦風暴”。

  “現在想靠一個人做成一個項目是不可能的。”鄧建軍告訴光明網記者,以前他們搞電氣自動化研究的時候,事實上只是從“點”出發,研究很小的一個方面,而現在他們的團隊在進行一個項目的時候,要涉及到原材料、工藝、設備等整個流程的方方面面,要從整個工藝流程去做研究,只依靠一個人是不行的。

  “你看我搞搞電氣還可以,但是項目中電腦方面的還得工作室內的其他人。”鄧建軍很明白“術業有專攻的道理”,他強調每個人要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但也認為每個人都要對所有的工藝都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本職工作。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每人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但是思想彼此交換一下,每人就會有兩種思想,甚至更多。”鄧建軍創新工作室的運作方式正體現了蕭伯納這句經典名言的哲理:每次進行新的技術改造項目攻堅時,作為領辦人的他,會讓工作室的成員按照工藝的不同,分小組討論技術方案,最終匯到他那裏:“工作室除了攻堅以及表率作用,它另一個重要意義就在於拋卻單打獨鬥,匯聚每個人的長處,最終起到‘1+1>2’的效果。”

  在日常的工作中,鄧建軍還注重讓不同領域的工作室成員相互交流。“就是讓大家輪流當老師,給其他人講課,所有人都要對其他領域也有所了解,才能在項目中更好的發揮作用。”鄧建軍介紹,他一直在告訴工作室的成員,“藝多不壓身”,希望每個人都能從全局的角度考慮問題、鑽研工藝。

  唯一讓鄧建軍擔心的是接班人的問題。在他看來,受到現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現在的年輕人願意從事這樣的工作的太少,而從事這類工作的年輕人又有很多難以靜下心來。

  “簡而言之就是,招的不願意來,來的不願意幹。”鄧建軍總結道。對於年輕人浮躁的問題,已經工作50年的潘建初最有發言權,他作為上世紀60年代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從事了一輩子的電路研究,退休幾年後來到了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了鄧建軍創新工作室的一員,除了自己搞研究,平時也指導一些年輕工人。在他看來:現在的年輕人太難帶,大部分不願意實實在在的去學,以為抱著理論一切就可以了。潘建初感慨道,“這些設備實際操作起來和書本上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啊。只要幹上一兩個月,你就知道要從頭開始學了。”

  “我們要給現在的年輕人塑造一種‘雙贏’的理念,你努力工作了,受益的不止是企業,還有你自己,引導他們在我們這樣的企業紮根。”鄧建軍解釋到,“引導他們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返回光明網首頁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