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發出刺耳貿易警告 憑一句話就能嚇到中國嗎?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朋輝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 坤倪浩】“美國將動用所有可能的手段阻止中國國家主導的經濟模式破壞國際競爭。”當地時間2月28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向國會提交的年度貿易報告中對中國發出刺耳警告。“美國剛剛宣佈了貿易戰計劃嗎?”《華盛頓郵報》這樣發問。據報道,美國政府還臨時通知鋼鐵和鋁業高管週四前往白宮開會,屆時可能會以保護國家安全的名義宣佈限制鋼鐵和鋁製品進口的措施。在批評中國的同時,作為最大的貿易保護主義者,美國頻頻向別國揮起制裁大棒。“中國哪有被美國一句話就嚇倒的道理?”中國貿易問題專家梅新育3月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我們是在貿易保護主義和貿易爭端的過程中成長為第一齣口大國的。美國的這種策略對別的國家可能頂用,對中國不頂用。
這是萊特希澤領導下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交的首份年度貿易報告,長達359頁。報告稱貿易政策關乎國家安全,將中國和俄羅斯稱為“敵對力量”。報告批評中國沒有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甚至實際上離“市場原則”更遠,而中國的經濟政策導致全球資源和市場錯置,讓其他國家更加“貧窮”。“中國可以自由選擇任何它喜歡的貿易政策。但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美國可以自由作出回應。”該報告聲稱,美國政府準備在必要時採取單邊行動,以打擊不公平的貿易行為。
“調子非常不同”,香港《南華早報》1日援引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家麥克丹尼爾的話説,“我認為我們從未在貿易議程中看到這種侵略性和保護主義的基調”。“美國之音”稱,白宮官員透露,特朗普政府今年在貿易政策方面將著重解決中國在貿易方面的問題和挑戰。美國貿易代表稱,美國將更重視貿易執法,而非談判。
“美國聲稱要用所有可用的工具向中國施壓,可中國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打壓的。”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説,現在的中美經濟實力對比,跟十年二十年前相比已有很大不同。如果美國真要在對華貿易上搞全面限制,會導致美國國內市場紊亂,市場供應受到影響。美國想用極端措施重振製造業等方面,但現在世界上哪個國家的製造業離開中國都不太可能。特朗普政府這是在給自己找麻煩和不自在。
這份年度報告提到“301條款”,去年8月,萊特希澤宣佈對中國啟動“301調查”。報告還提到關於鋼鐵和鋁製品進口對美國國家安全影響的“232條款”,但沒有明確特朗普政府將採取什麼限制措施。《華盛頓郵報》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説,鋼鐵和鋁業的多家企業高管已受邀于週四中午在白宮與總統會面,特朗普和他的幾名顧問希望借這個場合宣佈全面的關稅或配額措施。一名了解特朗普政府內部討論的人士稱,特朗普傾向於對全球所有國家實施全面、廣泛的懲罰性關稅,不過一些國家可能得到豁免。
特朗普政府內部對該問題一直存在嚴重分歧,有消息人士説,週四的會議也可能僅討論潛在方案。《華爾街日報》稱,無論推出何種措施,中國都是必然的目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日就此事表示,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華爾街日報》預測説,新的進口限制措施將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美國貿易夥伴和盟友的強烈抗議。在美國商務部的報告公佈後,貿易夥伴和盟友已紛紛表示不滿,並稱如果受到關稅或配額的打擊,可能會以牙還牙。
批評中國離市場原則越來越遠,但事實上,“特朗普在用保護主義對付中國”。英國《金融時報》1日報道稱,特朗普正在推動一項擴大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管轄範圍的改革,當前瞄準的主要目標是中國及其對美國智慧財産權的胃口。這項“更加激進”的改革將首次給予CFIUS針對美國企業的大手筆對外投資以及總部位於美國的跨國公司的海外合資公司的廣泛管轄權。屆時,該委員會的工作量將從每年幾百宗交易增加到可能數千宗。該報道説,許多此類計劃正在引發焦慮,或遭美國一些領先企業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自身的增長前景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密切相關。做CFIUS案子的律師們發現,五角大樓和情報部門似乎在該委員會中擁有更大權力,而這影響到案件裁決結果,尤其是涉及中國時。
在將自己扮成貿易全球化的受害者之後,美國頻頻對他國揮起貿易大棒。美國商務部2月28日公佈的文件顯示,自特朗普上任至今年2月26日的一年多時間內,美國對各國發起多達102起“雙反”調查,比奧巴馬任期最後一年的52起貿易調查飆漲近一倍。目前美國對各國仍在執行的“雙反”貿易裁製多達424例。在貿易代表辦公室的報告中,除了指責中俄,美國還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表達不滿,並稱美國同韓國、英國等盟友也在就自由貿易區重新談判。
梅新育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特朗普不斷指責別國對美貿易不公平,類似的鷹派報告和言論今後還會層出不窮。就在美國貿易報告出爐的前一天,特朗普任命衝擊連任的競選經理。他想讓選民看到自己在為他們“謀福利”。但這對中美達成共識沒有幫助。“做事”還是“作秀”,就看特朗普政府選什麼。